返回

第二〇六章 珠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〇六章 珠江 (第2/3页)

酸里面是含有盐,他们也不知如何才能把他们变成酸。

    此路不通,另寻他途。西周君臣商议之后,决定去东商查探一番。

    他们并不敢去东商本土,纵然没有云霄仙子坐镇,东商的高炮也不是闹着玩的,上次雷震子就被轰得灰头土脸,颜面全失。

    所以他们决定去东商的外围领地。

    目前东商有三块外围领地,一块的已经经营了六年之久的蛙岛。

    当初,两万人登陆蛙岛,以季胜为城主,一举征服了岛上的上万土著,经过五年的繁衍生息,偶尔还上岸或者去南方诸岛搞点劫掠什么的,现在岛上的人口已有六七万之多。

    他们在岛上主要种植橡胶树、桐树、香蕉、甘蔗、可可等物。

    在蛙岛的对岸,有一块东商新开辟出来的领地,那是群山中的一小块平原,生活着一些越人部落。当海潮侵袭时,这块平原的一部分会被海水淹没。

    商人到底此地之后,请云霄仙子施展神通,建立了一座海岸长桥,以抵御咸潮入侵。于是,这沿岸三万亩平原一夕之间变为了沃土。

    箕子命令派出两千名老商人,率领一万多名刚刚归化不久的美洲人来到此地开荒。

    他们在平原地区种植水稻,瓜果、蔬菜。这地方气候温润,降水丰富,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是个不可多得的粮仓。

    而平原周边的山地,则可以种植茶叶,东商一直没有很好的产茶区。盖因北方寒冷,不适合种植茶叶。得到这块地方之后,以后的茶叶算是不用愁了。

    长长的海湾延伸进来,形成天然的深水港。因此,东商也在此地建设了一个港口。

    这块平原,就是未来闽省四大平原之一的泉州平原,而那个港口,就是一度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

    不过这两个地方,西周都不敢来,因为他们距离蓬莱的入口太近了。

    现在阐教和截教的关系非常微妙,杨戬不敢在通天教主的眼皮子底下闹事。

    万一被抓,后果不堪设想。

    思来想去,只能去最南方的珠江。

    ……

    东商和西周达成放弃征服百越部落的协议之后,东商的船队就浩浩荡荡地往南进发了,他们一小部分留在了泉州,而另外一大部分,则继续向南,往珠江三角洲进发。

    世界各大河的入海口,大多是一个三角洲,这种地方大多土地肥沃,表面平坦,河网密布。在古代是非常好的农耕区,在现代则会发展为大都市。

    而且,由于上游的有机物长年累月的堆积,很容易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气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总而言之,相对于人类来说,三角洲地区就是地球的精华,平安邑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小型的三角洲上。

    现在,面临华夏南部的精华所在,箕子当然是大手笔,他一口气招募了三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前往珠江。

    在这个年代想要在华夏南部生存下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拳头大的蚊子分分钟就要你狗命。

    它们会传播一种叫做疟疾的传染病,如果不主意,纷纷中就会中招。

    古人认为南方多厉瘴,其实只是因为这地方气候炎热,物种极大丰富,人们很容易感染疾病。而很多病又有传染性,搞不好的话就会一死死一片,神仙也无能为力。

    好在胥余早有准备,自从洞庭之盟签订之后,胥余就有过经略岭南的想法。

    不过那时候时机并不成熟,如果冒然南下的话,可能会引起阐教的反弹,所以一直忍到现在,终于趁着阐教和婆罗门教玩什么论道灭神,这才一举拿到华夏南方归属于东商的承诺。

    在胥余前世生活的平衡世界,西方诸国一开始入侵太平洋地区就曾经历了许多挫折。

    往往敌人还没怎么消灭,自己人就先病倒一大片。

    直到有人发现南美雨林中的部落从来都不会感染疟疾,从而找到了金鸡纳树,开发出了神药奎宁,这才能够顺利地在东南亚进行大肆掠夺。

    胥余没有奎宁,他有比奎宁更加强大的青蒿素。

    “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药学家屠呦呦从古籍中发现发现线索,带领团队开发出了神药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