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三六章 飞机诞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三六章 飞机诞生 (第2/3页)

到依欧的传承之后,堪称法力无边,有她在,胥余也是十分的放心。

    在西周的大军开拔的时候,东商和北欧的联军也开拔了,他们在海上航行了大概二十天,便抵达了中美洲,一场生死大战就此展开。

    而此时的平安邑,正在忙着线路改造。

    蛙岛的橡胶树已经丰收,胥余拥有大量的橡胶来制作电线的绝缘皮。

    而钨矿的开采也卓有成效,楚国最近就一直在用钨矿和东商进行交易。

    胥余留在平安邑,没有跑到中美洲去见老丈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要打造整座正是的照明系统。

    平安邑最开始建造的那些低矮的砖房早就被拆除了,就留了一栋做纪念。

    现在的平安邑到处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两层以上的楼房,坚固又美观。

    不过最初的时候,胥余并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可以发展到电气文明,所以这些房子都没有预留安装线路的地方。

    而且预留了也没有用,之前没有橡胶,也造不出合格的铜线。

    这就导致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打孔。

    这些事情只有胥余最熟悉,所以他不得不留在平安邑亲自指点。

    尽管是在冬天,平安邑的人民却忙得热火朝天,外面到处都能在栽电杆,拉电线。而室内,到处都在打孔,装开关,装电线。

    人们一开始不知道这是在干啥,直接一个个圆圆的灯泡发到居民们的手中,人们才知道,这是要在家里给大家装电灯?

    电灯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大家去剧院看戏的时候就能看见。

    这些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灯泡也曾经引起过轰动。

    不过那都是非常珍贵的,据说点亮电灯的电,都来自于妲己娘娘,而那需要耗费她的神力。

    人们不禁疑惑,一个剧院都舍不得用的电灯,真的要推广到全城吗?

    有快就传来消息,说大王在乌苏里江上建的那座大坝,就是用来发电的。

    那座大坝大家都知道,建了好几年,云霄娘娘还出了不少力。

    要在那么宽的江面上建起一座大坝,如果没有云霄娘娘的帮忙,可能十年也搞不定。

    不过,刚开始大家只是认为大王在江上建一座大坝是为了捕鱼。

    毕竟有这座大坝拦着的话,那些大马哈鱼就跑不掉啦。

    不过很快就有人指责他扯淡,因为大王并不是涸泽而渔的人,随着人口的增多,大王早就开始限制捕捉大马哈鱼了。

    比如今年在乌苏里江捕了的话,明年就只能去图们江捕,这样一条江一年,轮着来,才能长长久久,给子孙后代留一点,不至于赶尽杀绝。

    然后便有人透露那大坝并不是封死的,而是留有通道,可以供鱼洄游。

    而知道现在,人们才得知,那竟然是用来发电的。

    平安邑上过夜校的人,大多知道电是什么,也曾经听过老师们给他们画的饼,幻想过一番用上电的生活。

    而今,这个幻想居然要实现了?

    ……

    胥余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如果没有神的帮助,他这辈子可能连蒸汽机都搞不出来吧?

    水电站快建好的时候,他就设想过用电来干点什么?

    最初的想法当然是电动机,转速稳定,易于操控,方便实现电动化,可以说是相当的高大上了。

    不过现在有内燃机,搞电动机并不是很急切的需求。

    想来想去,还是先给全城提供照明吧。

    这个也就是繁琐一些,不过只要有统一的规划,大家听指挥,也很快就能搞定。

    而将书本上的知识具象化,也能让人更加的尊重科学。

    毕竟在这个人神共存的世界,人们更愿意去崇拜神。让他们崇尚科学还是比较难的。

    好在胥余施行的是信仰自由,你爱信什么信什么,爱拜谁拜谁,这导致大家对科学也并不排斥。

    而且因为东商的总总便利大多是神和人合作完成的,导致了人们在崇拜神的同时,也对科学能提升自己的力量感到满意。

    另外,灯烛微弱的光芒,根本就满足不了夜间照明的需求。

    作为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