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情窦初开在春天 (第1/3页)
【1985年】
1985年的春天,终于艰难地赶走了冰雪与严寒,缓缓降临到了月牙河畔。
晚春时节,月牙河村子里迎来了一桩喜事——包代小和金宝结婚了。
虽然经过了一冬天的筹备,但婚礼办得多少有些仓促,有些简单。因为金家不太注重形式,能节俭更好,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也因为包家觉得嫁姑娘嘛,张扬不张扬无所谓,婚礼办的好与坏,人们议论的是老金家,不会看老包家,自家把力量攒着要用在包牧仁的婚礼上。
金家日子过得很好,主要是又有劳力又没有别的什么拖累,在月牙河村是相对比较富的户了,居于中等偏上水平。金宝结婚时除了给包家的彩礼,家里该有的“四大件”——即传统的“三转一响”都置办齐了。
“三转”是指三个靠转动工作的物件,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一响”是指一个能发出声响的家电,就是收音机。这四件东西都是当时老百姓最希望拥有的,非新婚不能得啊。而且在计划经济、物资紧缺的时代,都是比较稀有的四件家庭物品,需要凭票购买。所以,就算再富有的家庭,没有票儿或没有“门路”,光揣着钱就想凑齐“四大件”也是困难的。当然,条件好的家庭还要追求品牌,比如,缝纫机必须是“飞人牌”或“熊猫牌”的,自行车必须是“凤凰牌”“永久牌”或“飞鸽牌”的,手表必须是“上海牌”的,收音机必须是“红星牌”或“红灯牌”的。
包小代没有过多要求,只要能“转”能“响”就行,牌子不牌子的不重要。儿媳妇没说道儿,金顺来和田杏花都快乐出了大鼻涕泡儿,让金家不但省了心还省了钱。
婚礼可以说是按部就班,无风无浪,没出事儿也没出彩,没有人过多地谈论,更没有能引起“长舌妇”们兴趣的谈资。但婚礼前后发生在村子里的“大字报事件”,却一直被全村人津津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