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三章 玄奘穷游新任尚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三章 玄奘穷游新任尚书 (第2/3页)

,但也不敢问。

    “遵旨。”

    李智云也有自己的打算,让玄奘去天竺,算是顺应历史,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为了打开大唐百姓对天竺的印象。等玄奘回来的时候,李智云会让玄奘替自己说话。

    说什么呢?

    比如;天竺之地,富庶无比,一年三熟,人人躺在金山宝玉上吃喝玩乐。

    又比如,当地无强国,林立番邦小族,如宗周诸侯国等等。

    反正就是吹!

    吹到大唐人对天竺无比垂涎,到时候,李智云将会派兵过去。反正,李智云又没说谎话。天竺那嘎达,确实是块宝地,天生就是用来给其他人殖民的。

    他现在找不到阿美利加,难道还找不到印度?

    “法显的书,你可有看过?”李智云问。

    历史上第一个西天取经的其实不是玄奘,而是东晋时期的法显。这哥们是个牛人,去的时候走陆路,回来的时候坐船,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回中原。

    “陛下是说《佛国记》?”玄奘心有所悟的猜测。他也是个聪明人,知道皇帝对释教的态度很不好,所以不可能问他法显翻译了什么经文,再结合皇帝之前要他记录西行路上的国家地理,他便想到了法显所着的《佛国记》。

    “不错。”

    “略有涉猎。”

    李智云颔首,“那就好,有朝一日回到长安,朕希望你所记载的西域见闻,要比《佛国记》更加的详尽。”

    “我会尽力而为。”玄奘答应。

    不管怎么说,皇帝允许他光明正大的去天竺,那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临走前,李智云私人赞助他五百两黄金。

    对此,玄奘满心感谢,将皇帝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答应一定给皇帝带回来最完整的西域见闻记载。

    李智云很清楚,玄奘这一趟穷游,得要十几年才能回来。而十几年的时间,足够李智云把四周的异族番邦来回犁几遍。到时候国强民富,他既可以派人循着玄奘的路线前往天竺,又能根据法显自海上返回中原的路线,派船只去天竺。

    在他有生之年,可以找不到阿美利加,但是必须把天竺那嘎达给经略一番。

    微微可惜的是,法显留下的海上行程,记载的不是很详尽,便是李智云现在去看,也不知道哪儿是哪儿,只能等扬州那边传回来好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