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帝后也算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帝后也算账 (第2/3页)



    外,则是走商,指的是西域、草原、吐谷浑、高句丽等国。对外方面,赚的钱就太多了。有的代理商选择和番邦商贾合作,他们提供货物,番邦负责运输。有的则自己组织商队,前往番邦售卖。

    这一块,李智云也给他们划分界定,每年每家可以卖多少份额,必须要自己同意。

    如果不听话,轻则减少份额,重则直接取消代理商资格。

    毕竟,自己握着货物、握着兵马、还握着朝廷,谁敢不听话直接做了他。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更没人敢和皇帝作对。

    少赚一点也没关系,保住代理商资格很重要。

    “这得算一夜啊。”李智云看着旁边还有十几本账簿,有些头疼的说。

    赚的太多了!

    除却白糖,还有香皂、茶叶、羊毛衣、宣纸等等。另外,还有玻璃、眼镜等小项目。

    论收益,白糖第一无可置疑,其次则是香皂,再次则是茶叶,然后轮到近几年的宣纸。

    香皂出现的早,货物铺开的快,已经形成规模。茶叶上升势头很不错,主要是大家都爱喝。宣纸则是高端奢侈品,能买宣纸的,基本上都是家里有几个钱的世家。

    尤其是崇尚耕读的世家,他们碰见宣纸,简直就是不要命的狂买回去。

    在南方,宣纸更是紧俏。

    羊毛衣赚的少,主要是因为这是李智云给朝廷吸草原血所用,基本上收入大头都在民部,他自己赚的反而少一些。

    等将来新式织布机普及,羊毛衣制作也就不是什么秘密,赚的还要更少。

    不过,那只是相对于大唐来说。对外,赚的还是非常多。甚至于不少草原部族希望圣皇可汗陛下能让朝廷给他们代为加工羊毛,他们愿意出加工费。

    甚至有人偷偷表示,可以拿奴隶换的。

    眼下的草原部族,要么抓小部落奴隶贩卖,要么就是卖自己部落的奴隶。

    对于草原奴隶,朝廷一贯是明码标价。

    除却老残不要,其他的都要。成年壮劳力,送去挖煤修路,女子则送去织布。

    未开智的小孩,则由朝廷安置,用来教导他们忠君爱大唐,然后让他们开荒,或者是将来送去移民。

    而那些已经开智的,有车轮高的小孩,一律不要。这既是防止这些小孩将来搞事,同样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