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95章 冶炼厂的困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495章 冶炼厂的困局 (第3/3页)

郑市,在楚广英那里住了下来。

    原本楚道锋文家村之行以后,还准备到冶炼厂故地重游一次,同时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些帮助。

    虽然这两三年山城的劳务输出做的很不错,然而毕竟还是初始阶段,不算下面的几个县,只算市内的三个区,大约有两百万人口,其中市内人口三十万。

    农业人口占比85%,城市人口占比15%。

    市内这三十万人,大约有十八万适龄劳动者,其中这些年受到下岗再就业的冲击的人数不低于十万人。

    这些人里面,这几年有不少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就业,或者发家致富,当然也有极少部分的习惯了工厂管一切吃喝拉撒,或者接受新事物的时间比较慢,再或者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还没有适应。

    有一万人走了劳务派遣,到外地打拼,谱写壮丽的青春。

    然而剩下来依然有数万守着停工了的工厂,每个月指着发的那两三百块钱过日子,却没有求新求变,脱下长袍穿短帮衣的勇气。

    而冶炼厂显然是这样一个问题很突出的地方,本身这些工人从事特殊体力劳动,冶炼产业就是一个重金属和高粉尘行业,——

    最好的办法就是由铁东厂兼并,本身两个厂子就是一路之隔,当年冶炼厂所用的电力一半都由铁东厂的火电厂提供。

    不过冶炼厂是区属,铁东厂是市和省工业~共管,站在铁东厂的立场,本身这几年厂子不景气,要不是因为绿园山城的大举开发,厂子差一点都得停产。

    然后再借着这两年国内房地产产业的井喷似增长,就连农村也是到处都在盖房子,钢铁厂的效益不说有多好,至少能够保持着正常的压缩生产,职工们都有活干,能拿工资养家糊口。

    冶炼厂有六百多职工,职业病退休职工近两百人,这八百人一年的工资退休金医疗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且还拖欠自来水公司,电业局,医院,以及上游供应商大量的欠款,可以说就是把厂子因为位置关系不值钱的土地,还有里面几十年年龄的老旧设备,统统都当废品卖掉,也依然是资不抵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