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章 友谊长存(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3章 友谊长存(求月票) (第2/3页)

来一些希望。

    在这里,他一教就是二十年。

    在他之前留学的生涯中,他见过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美丽的风景,但在这其中,他最喜欢的却只有隔壁的华夏。

    不光是因为华夏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也不是因为它的美食、它的长城兵马俑,同样也不全是因为它现在已经非常现代化的都市。

    更重要的,是因为华夏对于自己国家的帮助,这一点从小父亲就不停地给他念叨当年的事情。

    扎卡.艾哈迈德的父亲是阿里·艾哈迈德,出生在60年前和隔壁阿三争斗的岁月,后来两边的争斗暂时停息,巴羊也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那个时候,发展经济就成了巴羊的第一要务,但他们一没资金、二没技术,群山环抱的连路都不通,哪里有任何发展经济的基础啊。

    也就在那个时候,巴羊想到了华夏,派出代表和华夏的官方接触。

    而华夏因为自己的经历,对于这个同样经历困难与苦难的邻邦却展现了极大的善意和友好,双方经过协商,由华夏工人帮助修建喀喇昆仑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032公里,其中416公里位于华夏境内,616公里位于巴羊境内。

    但这一千多公里的路难的可不只是长度长,更是需要穿越数个高山山脉,海拔落差超过3500米,最低的海拔有1154米,最高海拔能超过4733米。

    所以摆在华夏施工队面前的是一块硬骨头,为了打通中巴经济走廊,帮助巴方发展经济。

    华夏施工队的工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发扬了高原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精神的华夏工人精神,在喀喇昆仑公路修建的过程中,战风沙,战严寒,从不因任何困难放弃。

    历经12年的不懈努力,喀喇昆仑公路通了,但无数的华夏工程师以及工人却牺牲在了异国他乡。

    在这些牺牲的烈士中,大部分烈士的遗体都被运回到国内,然而,88名烈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永远地留在巴方的土地上。

    为了纪念华夏工人为巴方发展所作出的贡献,1987年,巴基斯坦政府正式开始在吉尔特市修建中国烈士陵园,以此纪念在修建喀喇昆仑公路过程中牺牲的华夏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