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加起来一百 (第2/3页)
大饼,葱油的,香的很。
父亲和舅舅们那一桌谈论着家国大事,何棠这一桌就是首饰衣服还有孩子。
“玉环,听说良中今年好像搞到了几个直升白郡一中的名额,这学期小棠期末考是多少分来哟,我这又给忘了。”刘玉秋一边剥虾一边问道。
“一百分。”何棠的语气有些洋洋得意。
“哎哟,满分呐?不得了不得了哟!”张榕点了一支香烟,砸吧一口。
“初中可都已经是一门科目120分了!”刘玉秋反驳。
张榕瞥了一眼刘玉秋的酸黄瓜样儿再次说道:“能考到100也很不错了。”
何棠呲起大牙:“九门加起来一百。”
???
张榕:我收回刚才的话。
刘玉秋:这是我没想到的。
刘玉冬:那可真是废了。
隔壁桌的大老爷们:起码诚实。
“你们班多少人哟?”
“四十八人。”
“第几名?”
“四十七。”
“倒数第一考了多少分?”
“倒数第一考试那天生病了,没来考。”
何棠夹了一只大虾,去头去尾,带着壳直接塞进嘴里,她比较喜欢这样子吃,据说可以补钙。
“老四家姑娘咋个没脸没皮的,这不就是实打实的倒数第一嘛,就这还吃的下饭去?”刘玉秋嗑着瓜子儿哼笑。
“哦哟,这不是说么,去良中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这成绩怎么还上不去?”刘玉冬说。
刘玉秋家的豆豆没能考进良中,一直在良二中上学,她晓得何棠进良中就是因为何建国走了狗屎运碰到拆迁,这不逮到机会就挤兑他们一家子。
“大姐,小棠健健康康的我就知足了,不求成绩啥的,以后过得开开心心的就成!”
刘玉环听着刘玉秋这话里话外挤兑何棠心里挺不是滋味,但是她也知道学习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赶上的。
“玉冬,还真别说,这虾子鲜的不行!这一箱得多钱儿奥?”张榕吃着虾问道。
刘玉冬一听这话儿心里就得意的不行:“多钱儿咱不清楚,老方那单位发的。”
这年代有人给你送礼,甭管送的啥,只要是送,那就代表了身份,地位还有面子,整个颂陇行省传承祥瑞文化千年之久,深深扎根下的是guan本位思想,在刘玉秋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她老公是月入百元的衙内,张榕和何棠大伯母杨文秀是月入大几百甚至上千的个体商人,她从内心深处就瞧不起张榕和杨文秀。
在刘玉秋看来,坐在办公室里的永远比卖东西的小商小贩高一阶层。
“万利!你这找到活干了没有啊?”刘玉秋问男人那一桌。
“大姐哟,你咋的要给俺找个活干奥?”
刘万利,平日里好赌,结交的也都是些赌徒,说话的语气带着令人不舒坦的腔调。
“会开大车不?我认识个跑运输的伙计,往滨海那边跑运输。”张榕说。
“大车?会开拖拉机行不?”刘万利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