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1章:晋商,宰羊行动准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1章:晋商,宰羊行动准备 (第3/3页)

一部分杀胡口的交易,我那死去的兄弟,数次绕过山海关,从喜峰口等大同,宣府军镇关口入关,其实都是有人在贩售情报。”

    多尔衮抱拳,将关于晋商买通边军,向他们提供各边防人数,以及沿途传信通道的买卖说了出来。

    这其中的内容,听得崇祯是越来越气。

    “将你们知道的,了解的,还有记得住的名字,全部写出来,一个都不要漏,然后签字按手印。”

    “遵旨。”

    豪格和多尔衮点头后,手中拿起了笔开始慢慢记录,崇祯则是快速回复着心情,因为他知道,等会看到的内容,会让他更加火大。

    十分钟不到,两人就将所有内容写好,然后传递给崇祯,崇祯伸手接过,越看越感觉心里烦的慌。

    “去吧,找府库领十万块军券奖励。”

    “谢陛下赏赐,臣等告退。”

    豪格和多尔衮看崇祯面色黑的跟碳一样,赶紧合手一拜,悄声又快速的迈腿离开,崇祯不等两人消失,将两人写的内容递给了陈烨。

    “店主你看,大明边军糜烂到底了。”

    “早有预料啊,我看看都是什么操作。”

    陈烨接过纸面,看着上面一条条交易方式和细节,心中逐渐的也感觉到了一种带着无奈的气愤。

    晋商通过贿赂大同和宣府的上下官员,还有每任巡抚,进而得到了武器的铸造权。

    也就是说,大同和宣府已经达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国企外包,所以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提供了太多各种好的坏的经验。

    有了武器铸造权还不行,这个铸造数目也是有人查的,并不是说晋商想造多少造多少,兵器一直是朝廷的强管项目。

    所以他们有了另一个操作,强制报废。

    只要让卫所长官,地方守备给巡抚,还有下一级的监军,以及其他能管到这事的人申请,就能顺利对军械回收报废。

    之后,报废的兵器就由他们进行回收,然后熔炼,并不是说报废就能直接不管了的,要不然匠户干啥?

    明朝严格监管兵器,所以报废的兵器,还需要送到铸造厂,重新熔炼铸造,这一过程,就产生了火耗。

    内地的卫所赚不到钱,边军就不一样了,火耗多了,他们能赚得越多,各个总兵千总们,因为这个肥的流油。

    于是,整个宣府大同的军镇,就因为这一条利益链开始源源不断向草原运送兵器。

    “这操作倒是让他们玩会了,果然哪个时代都有人发这种国家财的。”

    “店主你那边也有吗?一般是怎么防治的?”

    崇祯听陈烨的话,不由感兴趣的问道,陈烨和他聊了聊苏联最后的腐败,随后看向另一个问题。

    “售卖兵器其实并没有对大明造成多大的影响,真正要你命的是,这几家都在售卖情报。

    由于他们几家同出山西,在人缘情谊上更加紧密,也更加团结,所以他们虽然单独看起来规模不大。

    但几家加起来,情报网络就已经在整个大明北部散落,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什么动态,朝廷怎么出兵剿灭的,边军军堡兵力部署,都一清二楚。”

    “对啊,朕之前很多想不通的事,如今都想通了,九年前,袁崇焕毛手毛脚,上台杀了毛文龙,这点朕怪只怪他不能擦屁股。

    结果没几个月,皇台吉居然就不担心他屁眼子被扎了,大大方方的领人入关劫掠,现在想想,呵呵。

    八年前,曹文诏率关宁军在山西镇压,杀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部落荒而逃,更是在河南包围了他们,距离灭杀他们只差一步。

    结果七年前,皇太极这老狗又入关了,李自成等人居然从大同总兵王朴处突围离开,王朴兵众死伤不到百人。

    六年前,卢爱卿追击李自成等部进入湖广四川,并在五年前督军游走于四川湖广,时年,其他官兵都怕农民军,就卢卿敢于迎战。

    正在镇压农民军的关键时刻,皇台吉又入关了,他又入关了!

    四年前,卢卿,孙卿再次将李自成等人击溃,李自成逃至深山躲避,这等关键时刻,皇台吉又来了。

    啊!

    !

    朕以前说他李自成命好,说皇台吉会找时间,只要京师空虚,皇台吉就会来,现在一看,全是家贼!

    ”

    崇祯激动的唾沫横飞,这些东西摆在他面前,他现在不止是要去抄家了,而是要去大开杀戒。

    陈烨一边听崇祯说,一边看完了整份单子,心中对于晋商倒是有些佩服,佩服他们这种资本心态。

    满清为什么之前没想过绕过山海关劫掠,毛文龙一死,就开始入关?

    每次李自成快被灭的时候,皇台吉总能及时过来,这一次两次巧合,巧合三次就不是巧合了。

    “一会我开直升机去义州,找额哲问情况,然后准备调兵进山西吧,这八家,一个都别想跑。”

    “那就有劳店主了,不过此事不急于一时,要动就要迅如闪电,朕让这些辜负了大明的贼人,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诶,这话我好像说过。”

    “嗯?什么?”

    崇祯听到陈烨的小声喃喃自语,不由问道。

    “啊,没什么,就是这话挺带感的。

    临汾亢家、祁县乔家,渠家、

    榆次常家、太谷曹家,孔家、介休候家、范家。

    老朱,太谷孔家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撸了。”

    “孔家?孔家比较难办啊。”

    崇祯有些为难,孔家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当然,这年头孔家人是没几个人看得起的。

    “有啥难办的,自古谋逆就是大罪,趁这个机会,让孔家老实也好。”

    “嗯,就看他们参与程度吧,希望不是让朕忍不住的杀。

    店主你也不用直升机去盛京了,初教六大明的士卒已经可以正常飞行,王伴伴都能随意开。”

    “你这是把他培养成了特种兵啊。”

    陈烨听到崇祯的话,都为王承恩的适应能力感觉到了佩服。

    作为大明第一个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汽车驾驶员,无人机驾驶员,自行车驾驶员,发电机组专家,飞机驾驶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