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治疗小儿惊风 (第2/3页)
“谁来救救我儿子。”
刘福一脸着急。
他儿子突如其来的晕过去,让余全等人瞬间愣住。
唯有陈帆眼疾手快,迅速跑过去,手搭拉在孩子的脉搏上,表情严肃。
“医生?爸带你去找医生,放手,放手啊!”刘福向陈帆咆哮着。
陈帆松开孩子的手腕,瞥一眼刘福,“闭嘴,你再咆哮,你儿子没救了,这里离最近的医院开车也要几十分钟,把你衣服脱下来给娃垫在地上!”
陈帆说完,也不管刘福是何表情,他解开自己的衣扣,从腰间解下一个药袋,从里面快速抓出几十味药,又取下一块可以包裹银针的红布。
“老和尚,有干净的土碗吗?”陈帆朝那边醉醺醺的和尚问道。
“阿弥陀佛……嗝儿,小主要碗?”老和尚提着一个酒瓶,在原地旋转半圈,指了指厢房,“老衲去帮……嗝儿……”
“算了,继续醉死吧你。”
陈帆无语地看一眼老和尚,快速跑到厢房里,找到一个有糙环的土碗,陈帆拿着碗走出来,左右看了看,来到老和尚的身边,一把将他酒瓶夺过来,将酒瓶口对着嘴闻了闻,在和尚醉眼迷离的目光中,陈帆将酒倒进土碗里,并顺手把酒瓶丢出了围墙外面,惊飞一群鸟儿。
陈帆弄到了能快速溶药的酒,将找出的十几位药快速在碗的糙口上研磨着,透明清澈的酒顿时变得浑浊不堪。
刘福原本有些怀疑陈帆,可他见陈帆磨药的动作非常熟练,而且摆在柱子旁的银针和药袋显然是常备之物,他一咬牙,将外衣脱下,让昏迷的儿子平躺在地上。
“解开他的衣服。”
陈帆快速将中药在糙碗上研磨着,这种磨药的法子在以前的江湖游医中非常流行,八十年代以前,一个粗碗,一瓶白酒,一个药袋,一张悬壶济世的帆布,就是江湖游医的行头。
中药虽然固本,但是它见效慢,所以当病人病情紧急时,可以用酒化药,让药效快速发挥作用。
经过刚才的把脉,陈帆已经知道刘福的儿子得了什么病,说来好笑,刘福的儿子得的不是什么绝症,也不是什么遗传病,而是小儿惊风。
不过不同一般的儿童惊风,刘福的儿子的惊风十分严重,尽管他从肤色上看上去很健康,但是他的眼睛白瞳部分已经呈现深度的泛白色,而且他胆子极度的小,惊惧害怕,刚才因为椅子摔碎,受到刺激,直接晕了过去。
小儿惊风,一般是在孩子半岁到两岁期间容易得,得了惊风之后,婴儿会在半夜时分哭闹,睡觉不安稳,需要父母抱着才能入睡,而白天又和常人一样。
在偏远的农村,有些人甚至认为孩子是被鬼缠身,或者是撞了邪,又被人称作吵夜郎,所以有的父母在人来人往的电杆和树上贴上‘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吵夜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这样的奇怪解语。
还有一些父母更是因为孩子半夜闹腾得太厉害,去民间找巫师跳大神,希望能驱邪避鬼!
而城里面的一些父母,则带着孩子去找儿科医生,一般的儿科医生则说不出个所以然,只会让去抽血看看是不是缺少微量元素,或者给建议要给孩子饮食规律,要给孩子安全感等等。
但是有一种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