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药香畔 (第3/3页)
花子衿无奈,只得上前,“今日前来,一来谢谢烛先生当日的救命之恩,二来,子衿还想请先生再给诊治一番。”
烛暖听花子衿说话有条有理,落落大方,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刁蛮桀骜,抬头望去。看到一个身穿素衣的肥胖女子浅浅的笑着,虽说不美倒也让人不讨厌。身后站着一个眉清目秀,温婉清美的小女孩,两两对比之下,倒有着几分美人的潜质。
烛暖也不废话,请子衿坐下,用枕木搁在手腕下为她诊脉。
“小姐脾胃不和,气血两虚,故会每日浑浑噩噩,精神不爽。”烛暖拿出一张宣纸,龙飞凤舞开了药方,“我为小姐开一些养神宜血的药,小姐回去找人煎了,每日一碗。”
花子衿接过药方一看,好一手洒脱飘逸的草书,心中不禁暗暗叫好,眉目中就带了几分赞赏之色。她生前先习颜真卿,后习褚遂良、钟繇、赵子昂、米芾、王羲之父子,自认也对书法颇有心得。如今相比,倒有些自惭形愧了。
言语中就情不自禁带了一丝敬佩,“烛先生真是好书法。”
烛暖一怔,难道这个花子衿还懂书法?要知道那个时代即使是些权贵家族,也只是让女子简单习些字,识些《列女传》、《女诫》之类就很不错了。
“花小姐对书法也有研究?”烛暖倒是被引得兴起,不自觉的问道。
“我生前学过,啊,不是,”花子衿发现说走了嘴,忙忙纠正,“我生病前习过褚遂良、二王等人,略懂一二。”
两人你来我往,探讨起了书法。
花子矜自小习得书法,本就对书法有几分的心得。加之在前世,各种现代名家专家论坛讲座对古代书法家的研究很深,已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体系。花子矜在前世听的看的多了,说起来头头是道。
在烛暖看来,眼前女子倒对书法的见解与众不同,有大家风范,让他颇为意外,无形中竟大有将花子矜引为知己的味道。
*****************************************************************
PS:咱们粗心的大小姐,本来去给妹妹做媒,反而抢了人家的风头,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