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花家 (第2/3页)
不起,没半年就过世了,披麻带孝期间有身孕就如大不孝,故而,刘氏索性结了扎,生育路也到此为止划下了句点。
自孝期一满,刘氏就卖了花家老宅,说是横竖花康改姓了陆,这宅子钱自然是没他的份了。存着给三个儿子讨媳妇吧。
好不容易盼到大儿子娶亲,谁晓得讨了个比自己还精明会算计的,刘氏这下有如哑巴吃黄连了,自苦自得知。大儿媳倒也没有窜掇着大儿子自立门户,只是像她娘家的阿姊,心思太活泛,近两年还跟着她阿姊相中了繁洛城里的一套宅院,硬是逮着机会劝全家人搬去城里居住。话是说得很动听了,说什么爹娘年纪大了,田里的活迟早干不动,倒不如搬去城里,享享清福。
刘氏当然知道她的目的,大儿子在繁洛城租了个小摊卖杂货。每天早上鸡一叫就要出门,直到夜露深重才返家。碰上个雨天雪天恶劣天气的,还得花上几十个铜子在客栈住一宿。于是,大儿子和大儿媳早就在私底下盘算着举家迁往繁洛城去。到时索性再买个小铺子,从此可以脱离田籍,做个名副其实的城里人了。
去城里定居,谁听着不心动啊。可是得有银子啊。大儿子俩夫妻手头的钱不肯轻易放出来,说是存着将来买铺子用。知道刘氏手上有那笔卖了老宅的钱,如今竟然还窜掇着两个阿弟整日里嚷嚷着要去城里住。
刘氏那个为难啊。她手头积蓄的银两确实不少,可是这是放在繁花镇比呀,若是拿到繁洛城买宅院,那还是大大不够的。于是,大儿子傻乎乎地听从他媳妇的话,提出把这个宅子卖了。
我的娘唉,真真是个败家的,年纪轻轻的不知道像他爹一样埋头干活,净想着享受了。刘氏心里把大儿子媳妇骂了个狗血淋头,却还是拗不过两个小的整日里唠叨。说到底,还是因为刘氏手里有银子,所以,听着听着,慢慢的,她也有了这样的心思。如今大媳妇托人说好了,两个月内交得出银子,那套宅院还是他们的。过了两个月,那可就对不住了,人家就另寻买家了。
两个月啊,五十六两唉!我的娘啊!想她刘氏东挖西省的积蓄了半辈子,才好不容易存起了三十六两银子,这还包括卖了花家老宅与二亩旱地的十二两呢。亏得她还沾沾自喜地自认为是繁花镇最富的人了。谁知道,一到城里,一座据说也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