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98 迁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98 迁居 (第2/3页)

丝毫不亚于天竺葵。

    老宅里的鸡舍兔窝羊圈,因被风清崖的肆意破坏,重新雇人加盖翻新。

    伤残的野鸡、兔子,除了个别几只伤重不治的,当晚就入了厨房,其余的,依旧养在老宅,由三名小厮轮流打扫。也没打算迁入新居。一来怕破坏了大片草坪的美感,二来,也怕影响日后宝宝们在院子里的活动范围。

    何况,依林司曜的意思,这些腥臊味重的鸡鸭兔羊,连同日后还打算养的奶牛,搁在老宅,还能让日后入学堂的孩童们照看喂食。一举两得。

    北院除了通往大院门的青砖小道两侧依然是一排齐整的矮灌木,其余空地,靠东侧,是一片微型的果树林。乱中有序地栽种了林司曜从大室山深处移植来的石榴、桃子、枇杷、樱桃、梨、大枣、苹果、梅子等野果树。都还不是很粗壮老龄,故而应该都能移植成活。西侧院地,种了一片花色各异的梅树。这是林司曜在某次赶集时发现的,忆起苏水潋极喜欢在案上的瓷瓶里插各类花枝。春桃、夏荷、秋菊、冬梅,随四季更替。故而,将货主手上这十几株两年龄的梅树全数买了下来。

    除了这片微型梅林外,屋墙四周用碎砖垒起来的花圃里也栽种了不少野生花卉:兰草、菊花、海棠、月季……均是他在大室山挑野果树时发现并一道挖掘回来的。

    新宅的院墙,与司拓他们的四亩大宅院墙一样,不再是木条篱笆,而是青砖砌起来的高头大墙。

    一人高的墙体都是实心垒砌。超过头顶高度,则用镂空菱形的花式挑砌。既挡住了墙外人的窥视,也不会觉得闷不透气。

    这么大数量的青砖,繁洛城压根买不到。后来通过田大富托了隔壁青田镇的远房亲戚,从几百里外专制砖石的石安城买来的。足足运了五大船,砌了好几天才完工的。剩余的小半船青砖,以半卖半送的形式转给了家里正需要的匠师、小工们。这样的便宜事,没有人不欢喜。

    如此一来,林家在繁花镇真正奠定了外来富户的形象基础。在内高墙大院、丫鬟小厮,出门车马齐备、侍卫护送,令镇上一干多舌之人除了咂舌艳羡之外,也再无其他言论。

    人哪,一旦超出了与自身太大太高的距离,就不会再起攀比之心。心知想比也攀不上。

    …………

    梁嬷嬷遵从林司曜的吩咐,没有安排小厮和侍卫住进新宅。自家姑爷对小姐的独占心里,她这个嬷嬷瞧得可清楚了。不过看在姑爷卓绝非凡的身手上,梁嬷嬷也识趣地闭了劝说的嘴。

    小厮好办,夜里住在隔壁大宅,白天有什么粗活或是跑腿的事儿,就吩咐丫鬟去传唤一声便可。可侍卫咋办?原本跟来就是保护小姐安危的。这下子,啥事都没有的成日窝在隔壁大宅,莫说担心肖侍卫八人心里有意见,被千挑万选地从王府里筛出来尽忠职守却没想到被安置在宅院里整日无所事事。光想到若是被老王爷得知后的下场,梁嬷嬷心里就直犯嘀咕。

    “侍卫的事,我自有主张。”这一日,梁嬷嬷再度“不小心”地提到尚无安排工作的侍卫,林司曜如是说道。

    他确实自有主张。宅子里偶尔也需要人手看护,譬如他不在的时候。

    不过,那个侍卫头子——肖恒一人也足矣。至于其他人,林司曜摇摇头,压根没什么实用。倒不如随着司翀去“广刺楼”,学点其他技术也好。

    既然梁嬷嬷说了这些人被静王府安排来了这里,就是水潋的人了。那么,他希望能将他们尽量打琢地有用些,而不光光只是一根根守在门口做疙瘩的榆木。

    为了方便进出,林司曜早在开建新宅时,就在四亩大宅与新宅之间辟了扇木门。自家搬入新居后,将最靠近木门的竹园留给了肖恒等一干侍卫居住,也算是承了他们守卫水潋的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