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砍柴少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五章 砍柴少年 (第2/3页)

腊梅一声暴喝,喊得震耳欲聋,大家的耳朵里一阵蜂鸣声。腊梅往后喊完,一手掐着小腰,一手指着石头骂,“你瞎了狗眼了,本姑子你都敢欺负!”

    石头岁数比金山小,才十岁不到,没有上学,平日里喜欢跟在金山屁股后面专干坏事,仗着金山给他撑腰,他的腰板也直了起来。今儿见腊梅这番气势,冷不丁地被吓住了,愣在路边,往墙边侧了侧身。

    “闪开!”腊梅冲到前面,领着人从石头身边飞快地经过。

    萧玉珠和萧玉翠跟在腊梅后面,出了巷子,看着腊梅高高仰头的样子,像是常胜将军归朝,要多气派有多气派。腊梅性子鲁莽,光凭她那一声暴喝,就能把敌人吓破了胆,今儿算是沾了她的光了。

    腊梅家在村上头,萧玉珠家在村尾,三人在巷子尾分手,腊梅往前走了几步,不放心折回来,一副大人的口气说道,“两位侄女,往后要是有恶人欺负你们,尽管告诉我。”

    萧玉翠心里偷笑,面上却不敢惹她,配合地点点头。

    快走到院子时,见傻蛋坐在青石路边,脚吊着在水面上一晃一晃,眼睛看着水渠出神,地上放了几吊角黍,看他的情形象是来了很久了。

    “傻蛋。”萧玉珠喊道。

    傻蛋大拇指含在嘴里回过头来,傻愣着发笑,忽地想起了什么,把大拇指从嘴里拿出来,长长的口水拖到地上,比蚕虫吐的丝还长,拿起身边的角黍站起来,塞到萧玉珠手里,颠着头跑了。

    “这傻蛋前段日子看着像是大好了,今儿看着病又犯了!”萧玉翠看着傻蛋的背影喃喃自语道。

    正午,萧景文送了一篮子煮熟的角黍过来,范氏拿出五吊来,要萧景土吃过午饭后给陶窑里的师傅们送去,捎上二十来个鸡蛋,一把地里种的青菜。

    端午过后,一个婆子领着一个少年,从巷子口拐过来,嬉皮笑脸地说是要寻制陶的人家。

    “我家就是制陶的。”萧玉珠站在篱笆门前喊,见婆子这模样像是有事相求。

    婆子说就找你家,又问家里大人在家吗?

    萧玉珠领着婆子去找范氏。那婆子见这丫头见了生人也不怕生,这般机灵,倒是少见。

    范氏迎着婆子在堂屋坐下,少年规矩地站在婆子旁边。

    婆子说明来意,“我家老头子和小子在山上砍松树枝,听人说陶窑里烧窑用得着柴火,想过来问问。顺便带着我家小子认认门。”

    范氏把柴火对烧陶的重要性说了,要是柴火不好松针叶子少,全是些光杆子或者柴火没有干透,是烧不出好陶的,怕是倒头来要浪费了陶坯子,因小失大。

    婆子点头称是。

    范氏又把烧窑需用的柴火要求说了一遍,要求是松树针叶要占大部分,柴要晒得干透。不可没晒干或者是淋了雨的都不行。

    婆子拍着胸脯说。绝对是好柴火,是老头和小子从松树冠上砍下来的,没有松针的没要,根根都晒得干透,晒了好些个日子才捆的。

    范氏见婆子是个实诚人,相信她说的话。不过柴好柴坏事关重大,还得看了再说,眼下还不敢应承。说等自家男人回来了,就去看柴火。

    婆子说自家是河对面邻村的,地方特别好找。从萧家村过了石拱桥,一眼看到一棵大樟树下就是。见范氏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