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另有所图 (第3/3页)
大坑里沤肥,见喜子娘来了,探出头来招呼。
喜子娘倚在灶间的门框上,和范氏闲唠,说着说到了进学堂的事,说是魏大婶子家的三小子,才六岁就准备送去学里了。
如今小娃子上学,要到邻村段家村去,要在赶上了早几年,还能在萧家村上着,自从秀才老爷一场大病后,没有先生教,村里的学堂便停了,里正去别村请先生,不是嫌束脩少,就是嫌路远,没人愿意来。
“我家玉涵见天就知道疯玩,上午又去看放鱼篓了,一身泥的回来,我也想着要送进学里去,让先生管教管教,收收他的性子。”范氏说道。
“喜子还比玉涵大一岁,整天皮得不像样,也不是个事儿。”喜子娘点头道。
萧玉珠心头一动,插话道,“就让玉涵和喜子一起去学堂,正好有个伴儿。”
喜子娘顿了顿,黯然闷声道,“要是送去学里,就没人放牛了。”
“哪也不能当一辈子放牛娃啊,这不得把小子白白给耽误了。虽是不指望他考个秀才,送去识字长长见识也好。”喜子娘考虑得周全,放牛的事是大,可是和小子的前程比起来,算不得什么,范氏撇了她一眼。
“你们家出了个秀才老爷,祖上又有为官的,说不定玉涵能中个状元,不像咱家世世代代土里刨食,没出个读书人。”喜子娘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话范氏听了高兴,能不能考个秀才举人老爷,那是萧玉涵的造化,不得强求,如是能考上,是更好不过的了,跟秀才老爷一样光宗耀祖,她脸上也有光。
“娘,就送玉涵去学里认字,家里的牛我去放。”萧玉珠扭头喊道。
范氏清好了火木灰出来,拍拍身上的灰,不高兴地说道,“不是还有我和你爹嘛,往后啊叫你爹把牛赶到陶窑对面的山上去。你啊,也不看看你这副瘦骨头,怕是要被牛牵着鼻子走,再说了丫头哪有天天放牛的,还不如在家给我绣绣花,学个阵线活。”
萧玉翠听了这一番训话,偷偷捂嘴取笑道,别家这么大的丫头不光会绣花,还会做鞋面了。
萧玉珠一想到那根绣花针,心里就发麻,禁了口不敢乱说话。
喜子娘听了范氏的话很是动容,赞同道,“往后我家的牛也叫孩子他爹放去,大不了耽误些活。”
两人说到了束脩的事,范氏说上魏大婶子那打听打听。
喜子娘养了百来只鸡,赞了鸡蛋卖钱,这束脩她还是教的起的,只不过她心眼浅,想留着喜子多放几年牛。范氏前些日子,把两头猪卖了换钱,留着准备给萧玉涵上学用。
喜子娘去找魏大婶子去了,去了一会,很快就回来了,说是半路上遇到魏大婶子,这束脩费一个月一交,一个月八十个钱儿,学里不管饭。段家村离这近,跑回来也就一刻多钟,不管饭也没所谓,上响下课了,让小子回来吃饭就是了。
范氏和喜子娘约定好,这月底送拜师礼,下个月初就把两个小子送去念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