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街头偶遇 (第1/3页)
萧大姑走后,萧景土从窑里回来,问起姥娘家的近况,本想六月六陪着范氏去姥娘家走一趟,最近窑里事多实在是不得空,只能作罢。
范氏笑着答了,“家里一切安好,爹娘还念叨着你呢,还说要是窑里忙,叫大和过来帮村帮村。春上没有扫帚扎,大和编了竹篮去卖换了好些钱哩。”
“大和做些手工活还行,要说去窑里帮村,他的身板还没长开了,到时候压成个矮罗,娶不上媳妇,那可事大。”萧景土笑了笑,一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笑出了好几道沟。
大和刚过十五岁,身子骨有些单薄,窑里干的都是些苦力活,萧景土是心疼他,不想让他来。
范氏心里欣慰,自个当初没看错人,萧景土人老实,心底子软,平日里家里的活计,粗活重活,他都是愣着头干了,再苦再累也不吭一声。别人累了乏了都会嗷嗷叫两声,埋怨两句,他是一句不快的话都没有。好几回累了回到家倒头就睡了,到了饭点叫也叫不醒。
范氏用手掩了掩嘴,笑道,“大和知道你这姐夫疼他,不让他来。大和不是个让人操心的,倒是玉涵小姨,快十九岁了,还没说上亲。”
范氏把小姨的事说给萧景土听,萧景土一听看中的是柳家庄的,说这两天每天都有柳家庄的人去陶窑里买陶,下回再有柳家庄的人来,他帮着打听打听。
范氏看萧景土的脸被太阳晒得黑红的,心里心疼,六月的太阳毒,在日头晒久了,人发晕易中暑,又说煮点绿豆汤。去窑里的时候带上,消消暑。
萧景土点头同意,见范氏很是知书达理,盯着看了一会儿。
范氏被盯着看得怪不习惯,红了脸。
“你向来是个会持家的,那就听你的,你说带那就带上,也好解解渴。”
范氏被丈夫夸奖。觉得不好意思。脸刷地更红了,见萧玉珠站在堂屋门口,端着一摞黑瓷碗要进来,当着女儿的面更是臊得慌,小声嗔道,“孩子他爹过誉了。”说完别过头去。用手摸摸脸蛋,滚烫滚烫的,更是娇羞得不行。
萧玉珠见范氏不好意思地别过头去。端着碗放在桌上,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了看两人,顿悟过来。自己进来得真不是时候,飞快地把碗放下,说去端菜又出去了。
吃过饭,一家人坐在堂屋里闲聊。
萧玉珠想着,把剪了蚕蛹的蚕茧子拿去卖卖。堆在柴房堆了老大一堆,发久了不打理的话怕发黄变色,卖不了好价钱,问萧景土,托他问的绢丝坊的情况怎么样。
萧景土说,之前问了一家,说是要看茧壳的成色出价,成色好的话价高点,成色不好就要再议了。
这些茧壳都是萧玉珠精心归置的,没沾过水没沾过泥,铺在簸箕上铺开晾着,保持通风,颜色白白的,没半点发黄发霉。
“那就拿去绢丝坊卖卖,老放着也不是个事,早些换了钱也好。”范氏在一旁插话,两个丫头忙活了两个多月,要是把茧壳放坏了,还不得心疼得要命,也是好些个钱呢。
“那就明儿去,明儿正是是集市。”萧景土发话。
萧玉珠在心里盘算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