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仙人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仙人草 (第1/3页)

    到了六月下旬,就要收稻谷了插晚稻,里里外外有的忙活,这打砖的事先搁置了下来,等收了稻谷在打也不迟。【无弹窗.】

    六月收稻是紧赶慢赶,耽误不得,又要收稻又要赶节气,有句古语,“早稻插日,晚稻插刻。”晚稻的秧苗得赶在立秋之前给插上,才能插得随手青。

    萧景土和范氏为农忙做准备,把搁置一冬的收稻用的家伙什儿捯饬一番,该修的修该补的补,把镰刀,犁田用的犁耙除了绣,见牛笼头破了,又重新用竹编了个牛笼头。

    萧玉珠见家里的竹笠不多不够用,让萧景土给编两个,之前的竹笠太笨重,每回戴上去沉沉的压着脑袋,抬不起头来,干活很不方便。想起前世里的草帽,既美观又轻巧方便,戴着走到哪不沉也不累。

    萧玉珠描述了半天,萧景土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这竹子重,里面还得塞上好些竹叶子挡雨用,编的斗笠想轻也轻不了。

    “玉珠说的这帽子,像是在街上见人戴过,是轻巧。”萧玉翠过来插话道。

    萧玉珠进房,用毛笔在纸上画了个草帽的样子,仔细回想起来,这草帽不是用竹子编的,是用芦苇之类的秸秆编的,把图纸拿出来给他爹看,“不过这帽子是用芦苇编的,我给姐去割了芦苇回来,爹你就给我俩一人编一个。”

    范氏过来拿过图纸看了,样式是比竹笠的要轻巧好看,就让萧景土给多编一个,她也要一个。

    见爹娘允了,萧玉珠拉着萧玉翠去割芦苇。

    芦苇长在河中央的小岛上,岸边有一艘小木船停着,专门给人摆渡用的。上面没人,想去小岛上的人得自己划船过去。河水很清,能看见底儿,水不太深。

    两人刚走到河边,萧玉珠看着那船犯难。

    “前几年小叔教着学划船的时候,你怕水不学,这回悔了吧。”萧玉翠用手往她脑门上一点,先跳上了船。伸开手要接萧玉珠下来。

    萧玉珠心里舒了口气。还好老姐会划船,否则那大片的芦苇近在咫尺,却摘不到,饶得她心里痒痒。

    两人刚站稳,萧玉翠准备撑起船桨渡河。

    腊梅急冲冲地奔过来,拿着一根树枝边跑边挥道。“两位侄女,你们是要到河对面去?等等我。”腊梅身形有些小胖,跑起路来像一只鸭子。一摆一摆过来,看得姐妹俩忍不住发笑。

    “玉珠侄女,还不快接我下来。”腊梅站在岸边。看了看脚下的水势,大声喊,一副太后驾到,还不快接驾的架势。

    “好好好,就接你下来。”萧玉翠笑着牵过她的手到船上来。

    腊梅挨着萧玉珠在船尾坐下。抑制不住的兴奋,笑呵呵地拨着清澈的河水玩,船在水中游,两边的景物向后移,一路上风景如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萧玉翠划着木桨,唱起歌来。她清脆的歌声回荡在河面上,久久没有离去,小岛上的芦苇随着清风跌宕,沉醉在她的歌声里。

    萧玉珠听得入了迷,从船尾随眼看去,一个身穿水红色衣裳的女子,戴着竹笠,被太阳光阴了半边脸,眼睛明亮,嘴角含笑,划着桨忘情地唱着歌儿,与旁边的景融合在一起。

    “玉翠侄女,你唱得什么歌儿,这么好听,教我也唱唱。”腊梅大煞风景地打断了歌声。

    萧玉珠朝她白了一眼,就腊梅那雷打的嗓子,能唱出歌来?教她唱信天游差不多。

    “也就瞎哼哼。”萧玉翠笑着说。

    腊梅见萧玉翠不想教她,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