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七章 蚕花好(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七章 蚕花好(上) (第3/3页)

认得,见了也是格外的亲。”

    范氏抱了一会,快到正午了,得刷锅做饭,便把吉祥还给刘氏。刘氏见范氏和她亲近,心里高兴,这一家人呐,没有隔夜仇,高兴得抱着孩子走了。

    转眼到了四月底,蚕虫长得白白胖胖,通体白嫩软棉棉的,算算日子,蚕虫褪过最后一层皮了,吐丝也就在这几日了。萧玉珠把去年给蚕吐丝用的笼子拿出来,用水洗洗,笼子不够用,让萧景土给加紧编了几个大的。她右手上的伤口早已好了,那金创药真是神奇,没想到这么深的伤口,居然没有留下疤痕,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魏大婶子挑着尿桶去菜园子泼菜,从院前路过,放下担来,问,“玉珠丫头,你家的蚕虫通了没?”

    萧玉珠听不懂通了是什么意思,还好玉翠是知道的,忙答道,“估摸着快通了,就这几日了。”

    “我家的蚕虫已经通了,昨日上了蔟,过两日就能出茧子了,今年的蚕花好,是家家都好。”

    原来通了是蚕要吐丝的意思!萧玉珠扭头道,“我家的蚕花也好,看着比去年也好咧。”

    “今年养蚕是养对了,我家里的蒜头长得老高,我就猜今年蚕花差不了,我也多养了些,出了茧子多换几个钱。”魏大婶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萧玉翠也深信不疑,“那蒜头还真是灵,年年都被它说中了,我记得有一年,蒜头没发芽,结果那一年的蚕花死的死,拉的拉,剩下来没几条了,村里好多人都亏了。”

    这蒜头占卜的事,还真有这么灵,萧玉珠在脑海里打满了问号,又问,“婶子,你家的蒜头长多高了?”蒜头到了这个季节,估计都抽心了,在北方可是能出蒜苔的,南方长不出蒜苔,估计蹭得老高。

    魏大婶子笑道,“还别说,那蒜头长得老高了,今年的蚕花错不了。”说着起了担,心里乐呵地挑着往地里去。

    果然没出三日,萧玉珠家的蚕虫不吃不喝了,一条条懒洋洋地爬在桑叶上,姐妹俩高兴坏了,忙着准备蚕山,去老宅那借来大铡刀。段光启也过来帮忙,帮着把稻草杆铡成小段,两姐妹把稻草杆竖着散铺在竹笼里,铺满了七八个大笼子,把通体发清的蚕虫捉进用稻草杆做的蚕山里,忙活了整整一日,才把通了的蚕虫上好蔟。把笼子放在木架子上,堆成了一个人高,外头挂上草帘子当着光线。

    萧玉翠把地上打扫干净,把养蚕用的簸箕家伙什儿清出去,见玉珠趴在草帘子旁,竖起耳朵在听什么。

    “你在那干啥?”萧玉翠大声嚷道。

    萧玉珠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说,“我在听蚕宝宝上山的声音。”

    萧玉翠觉得稀奇,也过去听,草帘子里面传来一阵阵“唰唰唰”的向上爬的声音。

    “蚕宝宝正一步一步顺着秸秆,爬上稻草杆的缀头上。”

    “真好听。”萧玉翠想掀开帘子看,被萧玉珠拦下了,“不能看,看了蚕宝宝就要挪窝了,这会蚕宝宝正寻着地方做窝呢,耐心等上三日,就能出茧子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