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两年之后 (第1/3页)
(猫扑中文 ) 时光飞逝,两个春秋在白驹过隙间流去,山脚的稻谷青了又黄,交替着轮回,正值槐花盛开的时节,萧玉珠度过了她的十二岁生辰。
院子里铺满了一层淡黄色的槐花,一阵微风吹过,大槐树上的小花簌簌地往下落。这是槐花的时节,深深浅浅的黄花密密匝匝簇拥在绿叶下面,香味远远地就能闻到。
萧玉珠拿了布铺在树下,让风吹着槐花落下,一边垮着小篮蹲在地上捡槐花。新鲜的,可以用来做槐花蒸饭,晒干了,温水泡茶也不错。她就是喜欢槐花淡淡的清香味,每每到了她的生辰,槐花也就开了,说起来,她和槐花还是有缘。
萧玉翠在西厢房里绣花,丁香的亲事定了,定在金秋八月,萧家上上下下准备着嫁妆,萧玉翠从丁香那拿了些帕子过来帮着绣。
萧家老宅里拢共就两个闺女,这回萧家嫁女,杨氏舍得使银子,从互换了庚帖,说定日子那天起,杨氏便里里外外张罗开来。想当初,杨氏嫁过来的时候,那可是真正的“十里红妆”啊、只可惜,萧家家景不好,和当时的杨家自是不能比的,没有十里红妆,她也要风风光光地把女儿嫁出去。
这亲家,是萧老爷旧年一位同窗,年轻时感情交好,当年两人也是一句玩笑话,说要结下亲家。后来同窗去了外地,没想到,去年两人既联络上了,对方把往年的一句玩笑话当真,这回寻来就是要结亲的。同窗家的后生,萧老爷子也见了,是个读书人,只是考了几年连个秀才也没中,学识不怎么好。人却是老实,长得眉清目秀,一副读书人知书达理的模样,萧老爷子见了一面很是喜欢,便一口应下了这门亲。
“娘,你看这二丫头尽捣鼓那些没用的,见天疯玩,十多岁的人了。再怎么说也是个半大的姑娘。也不帮忙绣些花样。”萧玉翠在窗台下向范氏告状儿。
范氏说道,“她才刚过的生辰,就让她玩几日,这啊大寿星为大。”
早晨做的是槐花蒸饭,淡淡的花香融合米的清香,飘满了整个小院。
老三媳妇谢氏抱着半岁多的大富。手里拎着一柳条穿的小鲫鱼过来,怀里的孩子哭哭啼啼一路闹腾,大嗓门还没进门。人便听见了。萧玉珠远远瞧见,扭头对范氏道,“二婶又来了。”
“二婶对人还怪好。有个吃食也不护食儿,不像那大婶子……”萧玉翠被窗外的范氏唬了一眼,话没往下说了。
老三媳妇是杨氏之前看中的下河村的一家,过门一年多,还是一副小媳妇的模样儿。上身穿着成亲时置办的红色衫儿,下边是一条湖绿色的裙儿,裙角边上绣了一溜的海棠花,绣活也是拿得出手的。
范氏用勺捣了两下锅里的槐花蒸饭,停下手里的活计,出了灶间,扬声道,“老三媳妇,你这是干啥,这小鲫鱼炖了汤正好下奶,你喝了正好,你咋这么不懂事儿,又往这送?”
谢氏把柳条给萧玉珠拿着,说道,“老三在小河里下篓子抓的,今儿抓得多,抓了十来条,横竖吃不完,我给大嫂送来。”
“这鱼活蹦乱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