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准备开铺子 (第1/3页)
第二年金秋,刚忙完了晚稻收割,成堆的稻谷扬过场后,彻底地晒了几个毒日子,晒得干透,才用大谷篓子装了收进仓里。
前一年入冬虽是下过一场瑞雪,可是来年的年景却不尽人意,不是春上雨水多涝着,就是夏日一个多月没下过一滴雨,稻田里裂开了几寸深的口子。河边附近的稻田可以用得上水车,半山腰的稻田只能单靠人工挑水灌溉。
一年下来,庄稼减产不少,收的谷子也大打折扣,才堆了大半个仓。
收的粮食少,家里还得多拱两个陶匠师傅的口粮,范氏心里头只能早做打算,做饭的时候掺些包谷粒子在大米里头,也好省些粮食。
老三家的分了家,在老大家旁边的空地上起了新屋,盖得是土坯房,一间正屋两间厢房,墙体用白灰涂白,从外头看上去,和青砖墙面没啥两样。屋顶盖的是一溜簇新的黛瓦,和旁边老大家的青砖黛瓦互相呼应,一个在大槐树东头一个在大槐树西边。
老三媳妇谢氏是个勤快的,一大早起来喂分家后才抱的一群鸡娃子,拢共有一百来只,刚长全了翅膀还没到下蛋的时候。她每日一大早在院子里咯咯咯唤着,连范氏看了都夸,老三家的劲头大着咧,又是养鸡又是种&马蹄的,不出两年,小日子准能起来。
自从去年吃过杜鹃送来的马蹄,萧玉珠便念念不忘,托萧景土去城里打听了好几回,找遍了整个石雨县都没有。凑巧二憨家所在的县有马蹄卖,托他年后带过来一些。
萧玉珠记得前世里村里有人种马蹄,马蹄喜水好种,种起来也不复杂,和水稻差不多。选一块常年饱水的田,先育苗再移栽,冬季采挖,刚好可以赶上过年这一大年节,好卖。
要是她想种着玩儿,萧景土便随她,要是大面积种植,萧景土不让。家里有陶窑。还要养春蚕。入了夏要做凉粉卖,秋冬收了稻没多久便是人冬,家里养了二百来只鸡,还有四五头猪,要是再种&马蹄,家里人手不够免不了照料不过来。要丢掉一两样。
要萧玉珠丢掉其中一两样,她都舍不得,想想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谢氏听说马蹄好种。起了这个心思,拿出一两亩田来试种,收了早稻不插晚稻。用来种马蹄,只不过少打了一季粮食。
萧玉翠十五岁了,眼看到了要说亲的时候,范氏便让她少去田里地里忙活,在家里待着做做家里的活计。萧玉翠和段光启的事。范氏这个当娘的是个明眼人,便没再托媒婆寻亲,一心只盼着那段家的能够派了媒人过来提这事。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光启娘今年是一回也没来过。往年两家走动得多,光启娘隔三差五地来坐坐,段光启对玉翠的心思,她不可能不知道的。
男方家没有派人了,这事范氏也不好牵头,决定问问萧玉翠,要是真心喜欢段家那小子,便叫喜子娘中间跑上几趟,传个话。
萧玉翠开始不肯说,后来问急了,便说哪有女方家上杆子往上贴的。
范氏想想也是理,这样一来倒显得自家的闺女不金贵,愁嫁不出去。
萧玉翠红了脸,“再者他早定了亲也说不定。”
听这话头,范氏知道她是满意的,稍稍定了心,只是段光启早先定没定亲,还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