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 玉涵归来 (第2/3页)
崔家的过来打探消息,来看看萧玉涵回来没有,她听说钱家少爷回来了,那钱家少爷这次不仅高中了,还被点了廪生。
范氏只是笑笑,没有正面儿回话,对她来说,玉涵能考中就是天大的喜事了,是不是前几名儿不是那么重要,她也不在乎这些个名头。
崔家的见范氏不搭腔,解释道,“玉涵娘……你听我说……我实则不是这么个意思,我也就是打听了两句……你别往多心,往心里头去啊。”
范氏反过来安慰她,“咱也不懂什么廪不廪生的,不想同人攀比,只有考中了就行。”说罢,劝着崔家的吃酒,席面虽然散了,但吃剩的菜还没撤,锅里的饭还是热的,把菜重新热了几样,又让玉珠给添了饭,让崔家的和崔素素在这吃点。
崔家的实际上吃过饭了,因同范氏相熟,就毫不客气地坐下来。
范氏刚才顾着招呼席面,实则没有吃饱,这会也装了碗饭,陪着崔家母女两个吃起来。饭间,范氏突然想起钱家这两个字眼,有些耳熟,一回想,才记起周婶同她提过一回,便问崔家的,这钱家是不是城东头的钱家?
崔家的疑惑,范氏刚才不喜怎么这会突然问起来了,便笑着答了,就是城东头的钱家,那可是大户人家,家里头又请了专门的教书先生,钱家少爷又不用去外头的私塾念书,条件都是好的,不是咱们这些小户人家能比的。
范氏点点头,又故意问,不知这钱家请来哪里的先生,能教出一个廪生来?
崔家的越说越来了兴趣,滔滔不绝,话像倒豆子一样倒出来。那教书先生听说是个秀才,有一副好学识,只因发妻早亡,他又是个有骨气的,没有娶妻也没有再进考,寻了给人教书这条出路,那教书先生也不是徒有虚名,听说早些年,还教出一个举子来,好些大户人家抢着要呢。
范氏更加确定了,这个杨先生就是周婶口里的那位叔伯侄儿,这样的话,这门亲事也不算差。
两人略说了些闲话,两人都是记挂着儿子,没想到,第二日,人就回来了。
萧玉涵到家的时候,已是傍晚,天快黑了,小院里升起炊烟,要准备晚饭了。范氏在灶间忙活,她估摸着玉涵就这两日到家了,让玉珠去门外望望,要是看到人回来,就赶紧报信儿。
听得萧玉翠直笑,“今儿都看了好几回了,玉涵是大人了,要是回来了知道归家的。”萧玉翠昨日来后,就在家住下了,打算等玉涵回来后。见上一面再回庄子。
范氏瞥了她一眼,“我想着玉涵快些回来,你也好回庄子上去,我还等着抱外孙呢。”
“啊……”萧玉翠没料到她会这样说,脸一下子就红了,不敢再劝了,害羞地端着盆匆匆出了灶间,到外头择菜。
萧玉珠停下手里的活计。洗净了手。站在院门口,翘首张望着,她今日被范氏叫着,看了好几回了,脖子都快望得酸了。夜幕降临,天渐渐黑了下来。百步以外的景致看不清了,就在萧玉珠以为萧玉涵今日不会回来的时候,一辆马车由远及近地过来。车轱辘声音很大,赶马人的呵斥声也大,老远就能听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