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宋阀来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宋阀来人 (第2/3页)

好咱们轻骑兵也有四千,主帅又勇猛到天下无敌,开战时只要率领轻骑兵一骑当千进行斩首战术打趴对方精锐,对方必然军心大乱,那咱们的步兵便能分割蚕食对方的军马了。”

    “铁甲重骑!!”

    对这四个字海虎并不陌生,汉朝的重骑兵身披铁铠,身上装备长矛钢刀以及强弓劲弩,这样的骑兵西方直到拜占庭的查士丁尼一世才发展出类似的重骑兵,这样的骑兵被西方称为“双重功效骑兵”兵器配备主要有环柄长铁刀、马戟等,可以在马上进行劈砍,增强了骑兵的格杀能力,被称为最强大的骑兵。

    杨广征讨高丽时,一次就动用了十二万多甲骑具装的骑兵,那可是大隋全部的骑兵力量,不少都是从别的地方调遣来的。大隋高丽刚开始时,白岩城一战,隋将以八百重骑突击万余高丽军,高丽军以长矛对阵,结果是高丽军大溃,隋军追杀十余里,斩首千余级而还。

    后来高丽便聚城而守,极少出城作战了。

    而后世的宋朝重骑兵发展又有了变化,整体形制的明光铠渐渐被淘汰,整体形札甲和山文甲再次成为主流,而铁甲的重量则进一步加重,铁甲往往会超过二十五公斤,因为太重,朝廷不得不下令将铠甲的重量限制在二十公斤到二十五公斤之间。

    宋代骑兵稀少,因此大多披马甲,这使得宋代军队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从上到下均为重装。在盔甲的制造技术方面利用了冷锻技术,使得铠甲经久耐用,更为坚固。为了与西夏、辽,金的重甲骑兵抗衡,宋军除制作了祥符钢铁锁子甲和黑漆吸水山字铁甲外,还推广重甲的使用。重骑兵的马甲,也进行了大全装和小全装的划分。

    大全装:马头的面帘,颈部的鸡项,马身上的甲身,胸前的荡胸,马屁股的搭后连成一片,密不透风,一点都不比西方重甲骑兵逊色。

    小全装:包括甲身,搭尾、了项,鸡项、面子、秋六个部分。

    并且宋朝军队经过在实战中的总结,认为小全装比大全装更适用。

    马上重骑兵,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每副用甲叶一千八百二十五片,重铠增加了战马的负担,使其难以持久战斗,只有高大健壮而又稳重的马匹才能充当甲骑具装的坐骑,即使是这样的高头大马也只能以小跑、慢跑冲锋。

    同时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也出现过重骑兵,如金军的“铁浮屠”、西夏的“铁鹞子”以及装备了重甲和大夏龙雀刀的赫连勃勃的胡夏铁骑等,辽国重骑兵,就连蒙古也有少量的重骑兵。

    “咱们的四千轻骑兵只有马头马身有铁甲护体,跟李阀的玄甲精骑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恐怕跟李阀对上人家三千玄甲精骑一个冲锋自己这边的骑兵就完了。”

    海虎幽幽道,他的四千骑兵可是连小全装都算不上:“东冥派是制作兵器的,看来咱们的重骑兵套装得出自他们手上。”说着他看向沈落雁道:“沈军师,跟东冥派的接触便着落到你身上了。”

    “是。”

    沈落雁道:“可是咱们要想打造出如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