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知秋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知秋阁 (第3/3页)

。谁当皇帝她根本没兴趣知道,但她牢牢记着四姨娘的那句话:“只要老皇帝在位一天,这封信就万万不能交给你父亲!”

    ……

    第二天,阿离早早起来,象前两日一般给葛氏请过安以后,便跟随着曾府其他几位小姐往家学里去了。

    雪霁初晴,姑娘们的日常课业便也恢复了。

    曾府的后园东北角,临水建着一处轩馆,名“知秋阁”,馆后一石子小径直通后面的土山,两旁竹林夹道,凤尾森森,极是清幽。离知秋阁不远,有小小一个院落,青砖粉墙,不过五六间屋子,极是简朴,乃是曾府老太爷曾重晚年的养静之所,亲笔题名为“东篱”。

    曾重不喜管弦歌舞,越到老年性情越发孤僻,连儿孙的问安也不耐烦,一概全免了,终日只在东篱独住清修,连老太太也常常一连十天半月难见一面。老太太怕他年老之人,太孤静于保养不宜,暗暗将离“东篱”不远的“知秋阁”改为书斋,请了先生在那里教授几个孙子课业,也算多少添了些人气。

    最初还惴惴地担心曾重恐怕不喜,未曾想有一日老太爷正在院中枯坐,正是黄昏的时候,忽听一阵朗朗的读书声隔着荷塘传入耳内,他闭目倾听了一会,脸上倒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远远伺候着的三两个下人这才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一溜烟地跑进内院禀告。

    从此这“知秋阁”就正式成了曾家的“家学”。每日午后,曾重必会仰靠在院中的藤椅之上,静静地聆听知秋阁那边传来的读书声,神态极是安详,直到他两年前去世。

    因曾氏合族人丁并不甚兴旺,旁系支族不多,住在本城内的本家因为种种原因也鲜少来往,是以这个“家学”也只有曾重的几个亲孙子在此习读。在曾重去世后,老太太便将孙子们的书斋迁往外院,知秋阁便留给了曾府内宅的小姐们,请了一位老夫子在此教习她们读书写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