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姐夫和新来的丫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姐夫和新来的丫环 (第2/3页)

,他原来在信里就说过,怎么也得赶在成亲之前过来给我们两个老的请个安才安心,他有这份心意,我们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唉……”

    葛氏今天受了大辱,急于想在李夫人面前把面找回来,是以把冰娘的亲事抬了出来。若在平时,她说这番话时,就会在一种闲散随意的语调中,不经意间表达出一种低调的优越感;但今天刚受了大挫,情绪低落,话还是那番话,听起来却是病恹恹的,毫无生气,倒别有一种即将痛失爱女的苍凉之感。

    她边说,边沉着脸站起身,拉了贞娘就走了出去。

    葛氏既然走了,曾雪槐也不好在这里多停留,冲李夫人寒喧了两句也就走了。

    房里只剩李夫人母和品南兄妹两个。

    李夫人这才放下身段,满屋里乱找。在案上的青花瓶里拔出一根鸡毛掸,气冲冲走到榻旁,在李延身上狠狠抽了几下。疼得李延实在受不住了,闷叫一声,从榻上翻身跃起。夺门而出。

    李夫人一边低喊着“你回来,我有话问你……”一边咬着牙追了出去。

    阿离觉得既尴尬又想笑。浑身不自在,忙顾左右而言他地抬头问品南:“她给我的那片地,会不会不好?”

    品南笑道:“这个你放心,曾夫人手里怎么会有不好的田产呢?就是那个香料铺,虽不如药铺那么赚钱,但胜在上手简单,等你将来出了阁。经营起来也方便。你有了这几样傍身,我也就可以放心地干我自己的事去了。”

    阿离心里有些热乎乎的东西在那里涌动着,鼻不由就有些酸,连忙转了身,掩饰得低声嘟哝道:“哥哥想得倒是挺好,就只不知道我将来从曾家出去,再去的人家是姓张还是姓王呢,是不是也这么难缠……”

    熹国公陆家派了内外宅两个大总管,带了二十名仆妇下人并各色礼物,分乘了五艘大船。二十天前由京城出发,延运河南下,一路晓行夜宿,到五月初七日黄昏时。打前站的一艘快船已经先期到了江宁。

    上岸先去通禀了曾家,说“我们世爷和管家爷们随后就到,差小的先来给曾大人和夫人请安”,葛氏忙命打赏,叫专人陪着下去洗漱歇息。

    自此后,每日派轿夫抬了曾雪槐专用的绿呢大轿到码头上等着,足足地又等了五天,才将熹国公世陆修文等到。

    且说陆修文祖父陆征,虽出身草莽,但他随大陈朝开国太祖皇帝一起起事,有从龙之功,恩封世袭罔替公爵之位。陆征父两个皆是以军功著称,颇得先帝器重。

    而到了陆修文这一代,陆征已去世,其陆谦袭了国公位,想着自家的显贵全靠父两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换来的,太过凶险,到如今自己还是一身的伤病,便想从儿这一代改换门风,弃武从文,还专门给长取了个“陆修文”的名字。

    谁知陆修文出身将门,天生就爱耍枪弄棒,虽相貌俊美,却性烈如火,暴躁易怒。只要一拿书本就犯困,一碰刀枪就精神。勉强读了几年书,先生换了无数,却始终读不出来。

    陆谦实在无法,只好随他去了。

    陆修文果然是将门出虎,岁便中了武举,先在骁骑营里任职,后由陆谦举荐,调拨到皇帝御前任着二等带刀侍卫。官职从四品,虽不甚高,但因御前侍卫万里挑一,非功勋亲贵弟不能担任,又能亲近天颜,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实在是显贵人家才能有的一种殊荣。

    葛氏当初看中陆修文,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但江宁与京都相隔万水千山,双方家世虽各自了然于胸,人品性情却没法了解得透彻。

    这陆修文除了火爆,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葛氏万万想到的。

    且说陆修文,几年前由家中长辈作主,议定了和两江总督嫡女的亲事,他倒是没什么意见,随着年纪渐长,甚至开始盼着能早日将姑娘迎娶进门。

    他年来从未踏出京城半步,后来又常年在宫中值守,颇感索然无味。这一回家中派人往江宁曾家去请期,早听说江南繁华富庶,陆修文忽然动了心思,也想随船往江南走一趟。

    皇帝听说了国公世即将大婚,联姻的又是重臣曾雪槐之女,倒很高兴,特准了陆修文的假,许他亲往江宁去拜望老岳父一趟。

    陆修文十分高兴,一路乘船而来,越往南走,越觉南国风光果然与北地不同,每到一码头,都要上岸游玩一番。他的亲随小厮见世爷兴致好,甚至时不时在码头上偷偷招了些歌伎艳姬上船伺候。

    陆家虽是武职出身,却家教甚严。陆修文痴长了十九岁,哪里见过这阵势,那些姬人又个个妖娆妩媚,嘴里爷长爷短地惯会哄人,直把血气方刚的陆修文哄得骨软筋酥。几乎把持不住。

    然则前面船里便坐着陆家的大管家,诸事不便,倒还没致于出了破格之事。但艳姬们几番淫词艳曲唱过之后,陆修文的心便野了。

    到了五月日,陆修文的大船终于到了江宁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