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无言的警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无言的警告 (第3/3页)

要管上一管。

    “我派掌教还未到来,先等几天,若行刑之日掌教未能赶来,到时我等在一起动手!”

    吕洞宾内心之中已经犹豫了数次,要不是玉简之上再三叮嘱,他一定会立刻动手。

    于此同时,囚车经过酒楼的时候,包拯额头的月牙猛的金光一闪,随后又恢复了正常。

    包拯随即若有所思,他费力的转头看了看酒楼。心中微微一叹,

    “掌教,是你们吗?我包拯何德何能,值得你们这样做。”

    一个时辰之后,包拯在三月三午时三刻问斩的消息传来,百姓们听闻悲痛不已,

    他们知道天子下令,已是不能挽回的结局。甚至有些百姓已经默默的开始准备香烛纸钱。

    于此同时王安石府,王安石听闻消息之后暗自伤神,旁边的书童不解,

    “老爷,为何事伤神?可是因为包丞相的事情?”书童也听闻了三天后斩包拯的事情。

    王安石点了点头,“包相由此劫难,其实与我等也脱离不了干系。”

    他脸上露出悔意,可此时毕竟还是大宋的臣子,无法反抗君王的命令。

    “与咱家大人有何干系?”小书童很是好奇,不是斩包大人吗?怎么和自家主子扯上了关系。

    “皇帝这是在立威,他是在警告我等!”王安石一语就道破了赵匡胤的意图。

    欧阳修欧府,也发生着类似这样的事情,只见他仰天长叹一声,

    “失去包拯乃是我大宋之痛,百姓之痛,皇帝,你这样做真的值吗?”

    苏府,一间偌大的书房之中,三人怅然不语,良久,苏轼缓缓抬头,

    “父亲大人,此番事了,我想离开这庙堂,离开这是非之地!”

    苏洵和苏辙听到之后虽然意外,但也能明白苏轼的心意。

    苏轼在大宋仙朝虽然修为高深,可不得那皇帝欢心,

    而皇帝目前的做法就是在警告他,可他岂是大宋皇帝能警告的了得?

    大宋之所以国力昌盛,并不是因为赵家,而是有众多肱骨之臣在旁扶持,如果离开了他们,大宋仙朝还有什么?

    可这赵匡胤竟然为了避免能臣离开,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着实让一众臣子心寒。

    岳府,岳武穆气的一拳将案桌击的粉碎,包拯对他有救命之恩,

    他因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奸佞之臣,要不是有包拯在一旁保这,估计早就成了刀下冤魂。

    陆府,陆游摇了摇头,“这等朝廷,迟早要完!”说完他拿起酒壶又是狠狠的灌了一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