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9 黑衣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59 黑衣女 (第3/3页)

喜欢骑女帝,他会不会娶女帝做老婆?”潇睿以前还没有这个想法,可自从扫盲学校毕业后,有了学识,再看以前的自己,就觉得粗鄙不堪,跟未开化的南越人差不多。

    她从一个只想端茶递水,服侍黄贺的小婢女,逐渐成长,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她的小愿望,也从服务转向了成为黄贺的臂助。

    她明白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那样男人才能给你足够的尊重。

    这也是黄贺挑选她做粮票局局长,而她并没有拒绝的原因。

    她想成为黄贺的女人。

    而眼前的赢阴嫚,就是她最大的敌人。

    赢阴嫚嘴上夸赞潇睿,可是在心底,仍旧只把她看做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婢女。

    血统这个东西,有的人生来就有,有的人却要通过后天的发掘。

    祖龙之女,这个称号,既是负担,也是荣耀。

    尤其在秦国还没有灭亡的情况下,赢阴嫚作为秦国公主,地位尊崇。

    她相信,没有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住公主光环的加成。

    即使是神仙也不行。

    以前她并没有把潇睿当作自己的敌人,她唯一担心的,是巴清商行的琼英。

    可是万万没想到,当初那个不起眼的小侍女,如今竞也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且还成为了开天辟地头一个女官。

    按照骊山发展的势头,潇睿现在的官职,相当于掌管国库的治粟内史。

    位列九卿!

    这如何不让赢阴嫚眼红?

    所以黄贺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到粮票局挂职锻炼,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黄贺没有管潇睿的事情。

    有些事,必须要自己经历,才能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的扎根下去。

    不经历风雨的大树,就算长得再高,狂风一来,立马就被连根拔起。

    而那些经常被风吹雨打的植物,他们的根系会牢牢的深入地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份,黄贺便又开始忙碌起来。

    六月,夏收,秋种。

    春季里播撒的小麦,已是金黄一片。

    夏季的凉风吹过,金色的麦田,阵阵翻涌,犹如金色的浪潮。

    古代种植粮食,全靠天收。

    有时候一场风暴、一场冰雹,就能让一县之地,化为乌有。

    没有粮食的惨状,古文有记载。

    “自古饥年,止闻道殣相望与。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耳。今屠割活人以供朝夕,父子不问矣,夫妇不问矣,兄弟不问矣。剖腹剜心,支解作脍,且以人心味为美,小儿味尤为美。甚有鬻人肉于市,每斤价钱六文者;有腌人肉于家,以备不时之需者;有割人头用火烧熟而吮其脑者;有饿方倒而众刀攒割立尽者;亦有割肉将尽而眼瞪瞪视人者。间有为人所诃禁,辄应曰:“我不食人,人将食我。”

    这是万历四十三年,山东青州府推官黄槐的记录。

    后世的许多成语,易子而食,卖儿鬻女,我们看来只不过是纸面上的几个字,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几个字沾染了几万万条活生生的生命的鲜血。

    而我们现在能吃饱饭,也才不过四五十年的时间。

    所以夏收、秋种,绝对是骊山人民的头等大事,也是整个秦国的头等大事。

    黄贺一边下令,让钢铁厂,加班加点打造一批农具。

    “镰刀、锄头、铁滑犁……务必要使每家农户,都能用上简单、轻快的农具。”

    秦国的农民,普遍使用的农具叫“耒耜。”

    耒耜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

    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

    这种原始的农具耗时耗力不说,工作效率奇低。

    但就是这样的农具,许多人家也没有,他们使用的,还是更原始的木头绑着石块。

    黄贺便从现代带回一批农具样品,譬如一个人就能拉动的小型铁犁铧,还有铁锨、䦆头等农具。

    这些农具制造起来倒也简单,只是需要模具。

    四娃就对黄贺道:“大仙,我有事单独汇报。”

    跟着黄贺来到书房,四娃说:“大仙,炼钢厂人手不够了。”

    黄贺点头道:“现在炼钢厂有多少人?”

    四娃的脸上表情有些紧张,道:“目前炼钢厂有员工九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没有文化的大老粗,大字不认识一个,现在炼钢厂需要制作一批新模具,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模具,还有模具的参数问题,那是一点错都不能出的。”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打造出来的农具产量、质量、成本。

    望着黄贺疑惑的表情,四娃解释道:“咱们现在的炼钢厂,设备是有,但是会用的人不多,许多人只知道干活,你让他加木炭,他就加木炭,你让他鼓风他就鼓风,但是炼钢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一步错,步步错,如果这些步骤走叉一步,这一炉的钢水就变成废渣。所以技术熟练的炼钢师傅,数量不多,他们带徒弟,也很困难。”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群人的文化素质不高,许多规定的要领,不能准确无误的执行。”

    既然四娃提出了困难,那他肯定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黄贺看着四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