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5章 新人履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75章 新人履新 (第3/3页)

成为工部尚书,也意味着这个衙门的确是缺乏人才。

    “也罢!”黄承彦端起茶水,“士为知己者死,不过如此。”

    下面的官员看向自己尚书,多少有些不真实感,凭什么对方出仕两年,就能提拔到这个位置上?

    黄承彦自然也注意到这点,并没有放在心里。

    尚书之位,有能者居之,若他们比自己厉害,退位让贤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还没比就认输,这不是他的风格。

    刑部那边才是真的热闹,毕竟担任刑部尚书的满宠,可是着名的酷吏。

    没有人知道,他只是个纯粹的法家子弟。

    直至现在,还记得陛下提拔自己时所言:“律法若是不公正,那还要来干什么?”

    陛下否定春秋决狱的正确性,认为法律首先要公正,才有存在的价值。

    可法律本质上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这点是一切的基础。

    也就是公正必须要,公平则是相对而言,公开也很重要,要让百姓明白律法是什么,可能会触犯什么律法,才能去遵守,而不是把解释权交给世家豪族,让他们随便乱说。

    只是要公开,就意味着刑部要和宣传部进行合作。

    怎么合作孙暠不管,否则还要尚书做什么?

    “今年预算还算充足……”满宠在自己的笔记上涂涂写写,和其他尚书一样,他这边的工作压力并不高,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问题。

    重点是怎么普法,这是陛下提出的概念,只有让民众了解法律,法律才不会被妖魔化,不会被那些儒家随意抨击。

    问题如何让百姓,知道法律并不可怕。他们都没文化,普通的文书,他们看都看不懂……

    没想到陛下随口一个安排,居然会如此困难。

    各部尚书都在适应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当上农部侍郎的孙瑜。他这年龄担任尚书还太早,所以让他在侍郎的职位上历练一阵,主要是这部分的工作,他也清楚。

    只是农部没射尚书,左右侍郎互相讨论着解决问题。

    孙暠说了,谁更有才能谁上去,孙瑜多少也有些压力。

    同时也憋着一口气,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才能。

    孙家子弟太多有才能的人,尤其以孙策和孙暠最为耀眼。

    也给其他孙氏子弟,不小的压力。

    “我给你什么职位好些?”此刻的孙暠,却是看向郭嘉。

    “继续军师祭酒,锦衣卫同知不行么?”郭嘉不正经地回道,心里清楚,自己的好日子没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