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语言认知,神战破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语言认知,神战破缺 (第3/3页)

天雪地)在看到雪时产生的认知比我们要更加丰富和复杂。你要说一段话如果生成一个虚拟实景外世界的话,那显然在描述雪的时候,用上述语言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有“确定性”,生成的世界也“更确定”。

    认知科学我也没研究过,但“认知”绝对是比“语言”还要“根本”的东西。本作中可以说只要耍赖就能霸场的斯金纳鸽主,利用的无非也就是代表了认知的主观性。虽说理论上“客观”相关的设定能在逻辑上碾压这位,但还是很无解的。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努哈尔克语......它又名贝拉库拉语,没有什么贬低的意思,但它被称为是“颠覆了语言学认知”的语言......我想如果用这种语言写书,大概会很降SAN。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提出一个设定,你能否准确领会到他的意思?评论区有位读者说道“全知全能等设定是绝对化的设定”,原话的意思大概是这个意思。

    问题来了:你能从“全知全能”里展开成“绝对化的全知全能”,为什么别人就不能展开成“因全知悖论的出现而有缺陷的全知全能”呢?

    正如终焉美学说过的:每个人的审美是不同的,不同人的大脑皮层、激素分泌、感受器官、颞叶与额叶的图像处理系统,也都是不同的,能力、性格、经历、习惯、相性、历史背景、关系网络、思想倾向,也都是不同的。

    同理,人与人是拥有不同的思维倾向的,一个设定就算用再详实的语言描述,也可能会造成认知偏差,你可能觉得两个绝对的矛和盾不可能打出结果,但也有人会觉得矛和盾本身设定就不完备,也有人会支持矛和盾的解法就是两者是同一体的......认知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人能因为别人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说别人是错的吗?

    那不可能啊,人是要活在社会中的,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观点,就有不同的价值观是非观,否定一个体系是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证明对方的观点是矛盾的,而不是引入自己的观点证明对方的体系是不符合自己观点的。

    综上对小说的讨论暂告一段落,我得出的结论是:小说设定的终极,其意义最终会归于小说本身的美学享受上。

    这种“小说实质上的美感”,才是“最强的设定”的表达。

    当然这个美感不一定就是爽啊,也可能是“奇怪的知识增加了”的科普向硬科幻,“还能这么操作”的脑洞文,“过于真实”的现实文,“哈哈哈哈哈哈嗝”的搞笑文,“我柜子动了不玩了”的恐怖文,读者即是作者自己的自嗨文。

    每个人的爽点是不同的,每个作品的受众也是不同的,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从这引申出来一个思路......逆向思维一下,反着“爽点”写会如何?

    全是毒点的小说,书名毒简介毒封面毒标点毒剧情毒人设毒,不也是某种“给人以美学享受”了吗?(???)

    但由于每个人的毒点也是不同的,该想法目前似乎无从下笔。

    (绝对不是我新书的思路你们要相信我)

    闲话说到这里,我们下章见。

    你可以把我当成某个元叙事能力的选手在脸滚键盘,只要你乐意(笑)。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