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1 打络子赚银钱 十二孙定亲事(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51 打络子赚银钱 十二孙定亲事(一) (第3/3页)

,一半砖、一半茅草,就是把盖砖房的银钱都用了一半买药,可这样病还是不好。”

    李捷小声道:“怎么没有闻到汤药味道呢?”

    里正混浊的眼睛望着院子的生机勃勃的菜地,淡淡道:“我想过了,孙子马上娶媳妇要礼钱、孙女也快大了出嫁要嫁妆,不能再拿儿子、儿媳挣的银钱买药了。我今年都五十三岁了,在村里已是长寿的,就这么耗着吧。”

    谢氏问道:“老伯,这村子里头你是年岁最长的?”

    里正像是有些自豪,点点头道:“是。我有六哥哥、三个姐姐,夭折了四个,活了五个,加上我是六个,我是家里最小的,从小吃食比哥哥姐姐都要好些,身体底子打得好。我的两个姐姐,一个十三岁成亲,十四岁时难产逝世了,一个三十岁病逝了。三个哥哥,大哥二十七岁那年采草药从山上摔下来,身子瘫了,两年后就逝世了,二哥活到了三十四岁,三哥刚过了四十岁寿诞逝世了。只有我活过了五十知天命。”

    老婆子笑道:“我家老头子是个有福的,我跟着沾光,今年我五十一岁,瞧瞧我手脚麻利的什么都能干。”

    三个小童是想着曾外公今年都七十四岁了,瞧着比五十三岁的里正还年青。

    谢氏与和泉心里暗道:农村贫苦,人的寿命短、人口少。家家需要下地干活的劳动力,就让女子早成亲生产,难产死亡率高。想要农村人口多起来,不但要想办法让村民富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还要转变早育的传统观念。

    老两口平时不愿意跟村里人拉家常,怕生事非,李泉一家人是暂住的客人,跟他们多说了也没事,这就打开了话匣子。

    庆儿洗了碗搬了两只小板凳摆到厅外阳光照不到的屋檐下,喜儿从屋里拿来针钱和一大簸箕五颜六色的碎布。堂姐妹俩坐着小板凳做起了针线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