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章 惺惺作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章 惺惺作态 (第1/3页)

    华夏列国战势焦灼、新战局的涌现,似乎都没能影响到赵国那难得的宁静。

    政治的革新、内阁的组建皆异常的顺利,新的政治体系运作如常,这次重大的变革,罕见的没有流血事件的发生。

    赵雍觉得革新成功的根本原因,除了他个人威信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旧有权利分配的妥当。

    此次旧制改革其实相较胡服令、屯田令而言,并不涉及到赵国中低层的:百姓、庶民、还有那些新增的屯户。相反,制度的完善,还为底层军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新法所剥夺的只是那些顶级贵族的‘些许’权益,譬如安平君赵成所代表的贵胄、世家。

    赵豹猝死最有希望坐上相位的应该就是赵成。可是现在不仅连唾手可得的相位没有了,就连原本的刑律主官也没有了。

    虽然新任的司徒之职,再加上那什么阁老的身份,在外人眼里也和往日的相邦无甚区别。但实际的权利却是天差地别。

    然而他们皆无可奈何。说不好听的,旧制改革并非是针对‘他们’其中的一人,而是一群人。但相较的他们所面对的,也并非只是赵雍所代表的王权,还要加上另外一群利益既得者。

    若是将赵国比作一块糕点,王权便同持刀之人,虽然分给‘旧有贵族’的那份少了,但是更多的人却分到了比往日多的多的分量。

    那部分到手的权利,分割的便是原本属于旧有贵族的。

    没有强烈的反对派,当然还有另外一点,人心。

    以赵成为首的旧有贵族体系,也非无知之人,身为赵氏宗伯,虽然他不能完全理解新制的对于赵国的益处,但他也能感受到新制为赵国所带来的些许改变。

    他虽然贪恋权利,却也有大义在心。

    权势并非是无限的,赵雍只不过是提前打碎了固有的器皿,让其中被禁锢的欲望四散流淌。

    若是想争夺更多的权利,便去奋斗、去打仗、去耕战!

    希望才是根本,才是动力,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

    其实剥夺底层民众,或许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功效来的也会更快。

    但赵雍知道,若真那样做了,无异于饮鸩止渴。

    现在来看,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成功的。

    赵雍现在所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在这个农耕时代,知识还未普及的时代,王权也只能依赖这些世家贵族,因为只有这些世家,才能给这个国家提供人才,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旧有世家的消亡,定然会伴有新世家的崛起,赵雍也从不奢求什么万世的功绩……

    他所推行的军制的改革、政治的改革都是在为版图的扩大做准备。

    接下来赵国的目标便很明确了,那便是扩军、备战,养精蓄锐,以待战机的出现!

    ……

    ……

    郢都,楚王宫大殿外。

    张仪眉头紧皱,时不时就朝着高台上的那座宫阙瞄上一眼。他现在的心情可谓十分之忐忑,就连面容间那一丝从容也是强装出来的。

    若非是秦军的将士卖命,死死的拱守于武关一线;若非是重金贿赂了楚廷重臣;若非是多年前布下的那枚棋子。他恐怕连来郢都的机会都没有。

    想起那人对自己说的话……张仪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若事有不成,他也只能自刎于楚国,以保全咸阳的妻儿了。

    突然,在他再度抬头的一瞬间,隐隐看到了一模糊的身影从楚王大殿内走了出来。

    紧接着耳边便响起了那道期盼已久的‘天籁之音’。

    “宣,秦相张仪,入殿觐见。”

    “秦相,请把。”身旁的宦者朝前引道。

    张仪长吁一口气,转身对着宦者拱了拱手道:“还请向王妃问好,有劳了。”说罢张仪也不再理会宦者的反应,转身朝着高台上的大殿行去。

    及身入殿,张仪顺目扫了一下两侧的楚臣,只见左徒屈原果然不在场,他心中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