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六章:初窥门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五十六章:初窥门径 (第1/3页)

    连环九律,究竟是什么,难道也是一种格律诗?

    牧良对这个主题,不甚了了,却勾起了他的联想,那就是华夏古代的七律。

    不知两者之间,有何共通或区别,马上接着往下看。

    第二行,点明意义:

    幼者习,启蒙心智。

    文者习,闻达古今。

    王者习,洗腥伐戾。

    修者习,飞天遁地。

    这么神奇?不就是文字游戏吗,太夸张了吧。

    牧良从无数历史大家的总结里,明白人类的弱点,就是将未知事物过分夸大,造成神秘莫测之谜。

    最后谣传成无上玄奥,用以实施愚民政策。

    后面,则是说明《九律》的韵格规范:

    连环九律,九连环律,行九字九,自成诗首。

    首尾两字,行末下首,连环谐韵,文不自愁。

    此外,还有“序数连”、“句中题”、“藏字律”等特殊格律,不一而足,暂时没弄明白。

    显然,这些大陆诗歌专家们,经过长期的累积沉淀,制定了全套规范工整的成律要诀,让学习与创作者遵循运用,创出佳作,蜚声海陆。

    牧良仔细看完成律要诀,似有所思,赶紧翻开正文,想知道内容到底咋样。

    第一首连环九律,竟然就是一首“序数连”,属于《九律》中的特殊格律,名为《数天下》。

    看名字,霸气十足。

    序数连:数天下

    一树下,二人酌,望远山。

    三连山,四对峰,蹁跹舞。

    五棵松,六盘路,浓雾起。

    七彩霞,八面光,红醉酒。

    九层云,十缎绵,仙裙摆。

    百鸟鸣,千村笑,民生旺。

    万里画,亿民歌,瑞年照。

    兆四海,暖人间,天下兴。

    心相印,飨长久,尽归一。

    全部默诵一遍,牧良大感意外。

    没想到这个世界,也能出现如此合韵的格律诗,真是美到姥姥家了。

    又默诵了一遍,自觉意境磅礴,气势恢宏,江山如画,瑞年丰庆,万民同乐,幸福长久。

    是一首歌功颂德的赞歌,想来也是寻常百姓的梦中仙境。

    再回头,对照成律要诀,果然非常工整谐韵,一气呵成。

    折转之处,成韵自然流畅,毫无生涩牵强附会之重。

    按照韵格规范,全诗共有九行,每行九字,九九八十一字,自成诗首。

    诗首行第一字“一”,与句尾“一”字,连环谐韵。

    每行末字,与下行首字,连环谐韵。

    整首诗文基本完工,作者自然不再自愁了。

    有意思的是,整首诗文,还是《九律》中的特殊格律“序数连”。

    作者为了达成所愿,将每行九字,拆分三段,每段三字。

    每行前二段,按照“一”到“兆”的顺序体现,左右连续,上下对称,可谓鬼斧神工,妙不可言。

    全诗紧扣《数天下》题首,既是数字的天下,又是天下的数理。

    相互映衬,逻辑紧密,耐看耐读耐悟。

    “先生,学生此番首见《九律》体诗,敢问出自学生自创,抑或名家大作?”牧良谦虚地讨教。

    老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