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也尝尝被人顶替的滋味 (第1/3页)
三天后,京洲化工厂门口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红地毯从厂门直铺到办公楼下。费厂长背着手踱步,眉头紧锁:“左边再添两个花篮!右边那几个灯笼挂高点!横幅!横幅拉平了!”
他总觉得排场不够。
刘总工看着忙乱的场面,忍不住半开玩笑道:“老费,一个考察团而已,咱们这阵仗快赶上接待部里大领导了,不至于吧?”
费厂长立刻将他拉到一旁角落,警惕地瞥了眼不远处的“靠边站”的水书记,压低声音:“刘总工,你有所不知,前天晚上,部里的领导亲自给我打电话。”
“部里领导的意思是,这次我们京洲化工进行设备升级,要花费不少外汇,要是能够拿到浩然国际的订单,把这笔外汇给挣回来,就算是大功一件。”
刘总工心里咯噔一下。他虽醉心技术不善钻营,但国企混了几十年,怎会不明白这“大功一件”的分量?对他们这个年纪的干部,错过这种机会,很可能就像水书记一样在京洲化工干到退休了。
二人正低声交流,一辆崭新中巴车缓缓驶入厂门。费厂长和刘总工立刻整理衣冠,堆起笑容迎上前去。
中巴车门打开,最先下来的竟然是两个年轻人。费厂长和刘总工都愣了一下——这俩人也太年轻了!
就在他们迟疑时,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已快步上前,微笑着伸出手:
“费厂长您好!我是浩然国际上海分公司东南亚业务部的主管,昨天我们刚通过电话。”
他随即侧身,恭敬地介绍道:“这位是我们浩然国际的董事长,雷浩雷总!”
费厂长内心剧震,瞬间反应过来,热情地双手握住秦浩的手:“哎呀!雷总!久仰大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雷总如此年轻有为,刚才差点没敢认!失敬失敬!”
他只是听说浩然国际的雷总很年轻,但真正面对面,这份冲击力还是超乎想象。他瞥了一眼气质沉稳但稍显青涩的另一个年轻人宋运辉,心中只当是随从助理,未加留意。
秦浩淡然一笑:“费厂长过奖了,我也就是运气比较好,赶上了好时候罢了。”
一番寒暄过后,费厂长提高声调,对着考察团和一众厂领导,郑重道:“热烈欢迎浩然国际考察团各位领导莅临京洲化工指导工作!恳请多提宝贵意见!”
话音刚落,锣鼓鞭炮再次齐鸣。在费厂长、刘总工等厂领导的簇拥下,秦浩一行人步入工厂。
一路行至办公楼前,一直沉默跟在秦浩身侧的宋运辉,终于鼓起勇气,低声对秦浩道:“姐夫……我想去看看车间和设备,可以吗?”
秦浩闻言,直接转向费厂长:“费厂长,这是我妻弟宋运辉。他马上就从安云大学化学系毕业了,对化工特别痴迷。不知方便让他去咱们的车间、装置现场参观学习一下吗?给他一个开眼界的机会。”
费厂长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年轻人格格不入又不言不语!原来是“亲戚帮”!自己险些怠慢!他立刻换上更热情的笑容,连声应道:“方便!太方便了!欢迎欢迎!”
说罢急忙招手叫来一位身着工装、戴着安全帽的负责人:“樊主任!快,带这位宋先生去各车间实地看看!注意安全!只要不涉及核心机密区域,一切敞开让宋先生看!”
宋运辉兴奋地接过安全帽戴上,道了声谢就跟着神情严肃的一车间樊主任快步离开,眼中闪烁着对工业现场的好奇与渴望。
秦浩则与费厂长等人步入办公楼,正式开始正式会谈。
接下来的两天,费厂长使出了浑身解数。考察团的要求一律绿灯,所有资料无保留提供,技术讲解详尽到位,食宿更是按最高规格接待,连考察团成员私下夸了一句当地糕点,他立刻让人买了几大盒送到酒店。每一顿饭他都亲自陪同,态度谦和热忱。
终于,两天考察结束,秦浩带着考察团离开。目送中巴车远去,刘总工长舒一口气,对费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