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九岁的朱厚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9章:九岁的朱厚照 (第2/3页)

  “刑部郎中尹嘉言!”李东阳低头道。

    弘治皇帝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说:“便依阁老所言!”

    李东阳忙遵旨谢恩,这次调动,涉及了年初发生的“四川番贼入松潘坝州坡底关等处”。

    而李东阳和刘健突然改变人选,想必是这案件背后,有着不愿意让张缙去的人。

    弘治皇帝心里也把握不准,但想来是小事,也就没有心思去同阁臣拉锯。

    就在这时,工部给事中张文带着一套脱粒机请求参见。

    “正好,两个阁老也来看看,这种巧思之物!”弘治皇帝笑道。

    等脱粒机送进来后,随行的还有几个工匠,几人深深低着头,一进门就跪地在一旁。

    弘治皇帝扫了一眼说:“仿造清楚了吧?”

    张文禀告道:“回皇上,图纸已经画好,按照仿造的方方面面,将此物分为了几个部分,想必只要按照图纸,便能造出来!”

    “这件事情干的不错!赏!”

    几个工匠忙磕头谢恩,全程都没有其余的话,谢恩后就被太监领着下去。

    弘治皇帝似乎很高兴,他亲自上手操作一番后,望着李东阳和刘健说:“两位阁老,百姓种地艰辛,此物能否减轻他们的劳累一二?”

    李东阳望了望,低头道:“此物自是极好,但问张大人,此物仿造,花费几何?”

    张文拱手道:“回阁老,耗银八百一十七两!”

    “八百一十七两,那造一台这样的东西,需要多少银子!”李东阳追问。

    张文苦笑道:“造一台大概耗银六两,若是民间制造,大概只要四到五两银子!”

    刘健明白其中存在的猫腻,只是疑惑道:“此物用铁不多,缘何需要四五两银子?”

    “刘阁老,此物齿轮严丝密缝,若是尺寸不对,断不能平稳运转,且其铁轴光滑,非要打磨几天方可!人力这块,便占去许多!民间仿造,若是精通之后,或许可以造的便宜一些!不过仿造的工匠说,他们几个人,也要花上两三个月,才能打出一台!”

    弘治皇帝听后,脸上浮起一阵不满,他记得漳州知府送上来的奏章中说,此物在漳州,不过只要一两七钱银子一台。

    “皇上!”李东阳叹息道:“此物虽好,怕是很难惠及万民。朝廷有意推广,也不应该有强制和激赏之举,以防好事成了坏事,反倒是害民!”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阁老说的是,只是此物在漳州,仅仅一两七钱银子一台!为何偏偏在京城,仿造就用了八百余两银子?”

    “哼?”弘治说完又挑了挑眉。

    刘健和李东阳都把身子佝偻了一下,在场的都是心知肚明,可都不愿意点破。

    “父皇、父皇!”

    就在气氛有些沉默的时候,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