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6章:琉球糖厂投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6章:琉球糖厂投产 (第1/3页)

    转眼七月初,弘治皇帝在月初朝会,下旨嘉奖一干地方官员,其中以宁波府的马文升最受优评。

    这份圣旨也宣告着,在下旨推广农耕利器大半年后,这项自上而下的技术普及活动正式落幕。

    由于弘治皇帝向来宽仁,推广脱粒机一事,也被普遍记载为善政,不少文人骚客,还为此写诗赞赏。

    只是稻作区的老百姓,却都因这次推广而受到了影响。

    在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受到的影响偏正面,当地的百姓没有因为脱粒机,而被趁机剥削的太厉害。

    他们甚至已经享受到了,脱粒机带来的便利。这个便利,也让这三个省的百姓,认识了“东秦制造”这四个字。

    看见这四个字,他们就会想到结实耐用,构造精巧的脱粒机。

    而后在购买铁锅、铁农具和夏布时,他们又惊讶的发现,上边也有类似的四个字。

    他们立马习惯性的做出了选择,使得东秦的商品,在这三省畅销无比。

    商家也开始标榜,将“东秦货”三个字挂在门口,还让伙计耐心的告诉客人,他们店的货都是从沿海来,绝对是正经的东秦货。

    只是其他种稻的省份就没这么幸运,由于工匠不懂齿轮渐开线理论,更没有合适的铸造手段。

    所以造出来的脱粒机劣质不断,有的转不起来,有的转不了多久就会脱轴。

    一比一等比例还原的话,还勉强可用,可这苛刻的工艺和尺寸要求,让打造成为了雕刻一般的活计。

    这让当地官员头疼的同时,彻底选择了弄虚作假,他们贪功求快,弄出来大量残次品。

    大地主和士绅不愿接盘,他们就强压给了小地主和自耕农,逼得不少人家都不得不买来这些没用的铁疙瘩。

    这个过程中又有小吏的盘剥,害的不少良善老实的农家,不得不破家以免灾。

    如此害民之举,在湖广、两广、四川、安徽等地皆有发生,这些百姓听到“脱粒机”三个字,畏之如虎!

    这些情况,弘治皇帝都通过镇守太监、镇守御吏,还有锦衣卫或多或少知道。

    他本人也能猜到一二,不过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能有如此成绩,依旧让他志得意满。

    觉得这次推广,终究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尤其是江西和浙江,更是赋税重地。多一分民力,就意味着朝廷多一分钱粮。

    …………

    …………

    琉球,北谷城。

    华夏糖业公司琉球分公司的生产厂房已经建好,采用的是木架衍构式。

    这种建筑构造,与带

    英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