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5章:又想当又想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5章:又想当又想立 (第3/3页)

:“这未免太多了,即是于国有益,我黄家不能受报酬!”

    刘石阳将盐引推了过去,笑呵呵道:“黄公受的!我家大人说了,事成之后,需要黄公居中调和的事情,怕是还会有很多!”

    黄崇德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他诧异的是这些盐引,全是走的开中的路子。

    在明代,开中制算是朝廷同商贾的合作,全过程可分解为报中、守支、市易三个部分。

    “报中”就是商人按照榜文要求的开中项目,将军需物资供应驻军,而从官府领取到相应的盐引。

    一般说来,凡有驻军处均可报中,但各地情况又自不同。永乐以后,报中多集中于辽东、蓟州、永平、密云、昌平、易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固原等所谓的九边地区。

    “守支”就是商人完成报中以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守候支盐,无引支盐或越场支盐均会受到惩罚。“市易”就是商人将盐投入市场,从而赚取大量的钱财。

    而走的开中路子,就表明不是正经采买的路子。

    他心中有些忧虑,害怕这是刘大夏私人购置的火炮,可仔细一想,又觉得刘大夏不像是会谋反的人。

    等刘石阳下去休息后,黄崇德再次拿起了盐引和那封信,又看了一遍之后,这才读出了刘大夏信中更深的意思。

    信中有用切口和隐语,这就相当于军中的“字验”一般,相当于一种保密措施。

    黄崇德进行解译后,立马惊得站了起来,此事居然是皇上首肯!

    不过他不敢说这事是皇上的旨意,因为用了切口和隐语,就证明了此事必须办的隐蔽。

    这让他大呼头疼,心里头也是恶狠狠的骂起刘大夏来。

    此事摆明了要让他们黄家当冤大头,虽说这盐引有用,可他们黄家绝对不敢亲自去用,只能分散发卖,才能避免引人怀疑。

    想了想后,黄崇德将自己的大儿子叫了过来。

    “爹,您找我?”

    “嗯嗯,你手头的事赶紧放下,立马去召集船只,你亲自去一趟东秦盐港!”

    “东秦盐港?这是那里?”

    黄崇德交待道:“那是福建对岸,你去了之后,将这封信直接交给那边管事的!还有就是,可以在那边打探一二,若是可以,你就在那边交通一二!”

    …………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