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6章:国君的存在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6章:国君的存在感 (第1/3页)

    转眼五月,华夏日报的文章发酵半个多月后,基本在各个有驿站的地方,都进行了传播。

    带来的第一波影响,出现在学生之中,今年报名考公的原住民学生,较之过去两年多了。

    这是一个好现象,证明这些原住民学生,对进入权力机构的顾虑减少。

    学生是社会的风向标,他们的思想改变,就意味着未来的一个大概方向。

    颜政也在收尾手上工作后,率众启程前往南投市。

    不仅带上三个生活秘书和三个娃,还带上一营的士兵,以及不少朝议院的官员。

    自打巡游竹堑之后,颜政好些年都没出莫城去巡视过。

    他是真羡慕电气时代,在电气时代只要有广播,就能发表广播讲话,让国民们听到国君的声音、感受到国君的存在。

    这不是吃了饭没事干,而是要让国民时不时感受到国君的存在,除了稳定地方、增加拥戴以外,也是一种宣示和威严。

    秦始皇统一六国,至死都在巡游地方,为的就是宣示郡县,宣示大秦的威严,让六国之民明白,大秦皇帝时刻都在,六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后来带清的康熙皇帝下江南,就是政治意味很浓的活动,为的就是威压江南的豪绅。也能让江南的百姓和官员感受到,皇帝不好湖弄。

    即便是近代西方,他们国家的领导人,也喜欢全国到处跑,萨拉热窝事件就是亲王巡视地方时发生的。

    一直等到广播出现,广播讲话才取代巡游,不过在兔子这边,巡游是极其常见的事。

    一句话就是,不下去看看,你真的不放心!你永远想象不到,底下人可能会怎么敷衍媚上。

    咱们这个封建残余的官场传统中,丧事喜办真的是巨大的毒瘤,“秘不发丧”也是一样。

    所以颜政此番巡视南投,目的有两个,一是沿途实地走访调查,了解除莫州市外,其余地方的情况。

    二是为了缓解“土客”矛盾,让臣服的原住民部落,明白君上永在,国君的大军永在,也通过国君一锤定音,将这种矛盾化作内部矛盾。

    至于去游览原生态的日月潭,这当然只是顺带的,身为国君怎会这么不务正业?

    ……

    哗啦啦——马车行驶在马路上。

    从红房出发后,便是绕着长宁街走外街,再过工业区北上。

    一路上,国君的专车都居中,这辆专车经过了加长,装饰上也比较华丽。

    两边则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卫士,远处两公里外,还有负责警戒的近卫营骑兵。

    此行警戒的总负责人魃万,此刻就骑马走在马车的一旁。

    颜政坐在靠窗的位置,盯着两边的景色。

    工业区真不愧是华夏国的膏腴之地,这块地方规划的极好,各类厂房已经应接不暇。

    在垂直分工不断深化的大政策下,基本的供应链模式已经形成,规模效应也愈发明显。

    造车业就是东秦工业标准最好的体现,整辆马车超过一百多个零部件,都有专门的上下游工厂生产。

    车厂只要负责组装就行,这在十六世纪初,显得格外的让人惊诧,因为在另一个时空,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