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七十一 孔夫子的信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七十一 孔夫子的信徒 (第2/3页)

瞬间集结了重兵数万,扼守关隘,防备宋军。

    要知道,此刻的金国和辽国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现在宋国从南方对辽国发动攻击,等于提前宣告了辽国的灭亡。

    站在辽国人的角度看,宋国虽然没有对辽国宣战,但辽国抢了宋国的幽云十六州,两国之间有着深仇大恨。

    好在赵构的诚意足够,不然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

    赵构将朝廷的委任状和带兵北上的目的都展示给耶律洪福,他这才放心。

    耶律洪福将目前的前方战事进行简短地介绍:金国集中重兵攻打辽国的辽阳府,辽阳府之战中,辽国没有取得胜利,耶律大石带着辽兵死守辽阳府,而辽国的天祚帝已经移驾到了析津府。

    妈的,外交辞令还不错,还没有取得胜利,不就是接连吃了败仗吗,说什么移驾到了析津府,不就是躲起来了吗?

    以前的契丹人大杀四方,在亚洲大陆横着走,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庞大帝国,现在竟然沦落到了这个地步,不禁令人唏嘘。

    有句话说的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辽国灭亡的命运仅仅靠着眼前所见,其实已经注定了。

    赵构和宋军在边境稍事休整两天,两天后就有辽国宫中人捧着天祚帝的诏书来了。

    天祚帝好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对宋兵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赵构提出勉励,还赐给了赵构很多金银和钱帛。

    “金国人为了海东青不惜和大辽作战,注定是灭亡的命运。俟大宋和大辽军兵一心,剿灭了金国的反叛势力,朕将赐给康王爷海东青两只!”太监一口气终于念完了诏书。

    这个天祚帝的表现,在他赵构看来,也是辽国的暮鼓,金国的海东青固然好,但那是人家金国精神的象征,辽国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惦记着人家的海东青,如此荒淫无道,难怪金国人就算是拼了命也要反抗辽国。

    天祚帝想的很美,但他赵构这回援辽顶多比划比划,要说有什么深层次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得到幽云十六州。

    又过了三天,大军按照计划进驻了辽阳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