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逾制僭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逾制僭越 (第3/3页)

选的。”

    太后喉头动了动,许久未语。

    良久,她低声:“可他不是你。”

    朱瀚轻轻笑了:“他若是我,便注定走不远。我有我的命数,他要走的,是他的天命。”

    一室寂静。

    太后挥了挥手:“罢了。你走吧,哀家今日不与你多言。”

    朱瀚施了一礼,缓步而退,行至殿外。

    忽听太后背后淡声道:“若他真能撑起东宫,那你这皇叔,也该认认真真当一回臣子。”

    朱瀚未回头,步履未停,只留下一句轻语:“臣朱瀚,愿以此身为刃,护我太子无忧。”

    翌日清晨,东宫前殿忽然大开,数十名身着素衣的书吏步入宫中,人人手持簿册,步伐整齐。

    宫中众人纷纷侧目,不知所来为何。

    朱标亲自出门迎接,脸上不见平日温和,眉目间竟隐有几分凌厉。

    “今起,东宫重修档案,自从立储以来,凡供奉、采买、帐务、贡品、服役之人等,皆须重新登记。十日为期,逾期者视作弃职。”

    众人轰然哗然。

    一名年长的内监悄声道:“殿下,这等大事,是否该禀明上头……”

    朱标冷眼望他一眼,淡淡道:“东宫之中,谁是上头?”

    那内监话未出口,已被这句话堵得满脸通红,急忙跪下:“奴才知错。”

    朱标目光一扫:“今日不只是整档,更是整人。我要让每一个人知道,谁能留下,谁必须走。”

    他话音一落,案旁的王延递上一本红册:“殿下,您先看这个。”

    朱标接过,扫了一眼,目光便如刀锋掠过,唇角轻动:“果然,许多年未动的名字,却从未离开账面。”

    他低声道:“先从这些‘幽灵’下手。”

    那些早年离职、病亡、甚至早已去世的人名,被一一剔除,空出的份额迅速补齐——不是以旧人回任,而是以朱标亲自挑选的新血填补。

    文书如潮,东宫如锻炉。

    而朱标则如炉火,将旧铁熔化,打出锋刃。

    夜晚时分,朱瀚在王府书阁内静坐翻卷。

    王延来报:“太子今日强行更换东宫六名掌案吏,三名老监,已有人上本告他‘逾制僭越’。”

    朱瀚挑眉一笑:“预料之中。”

    “是否要……”

    “不必。”朱瀚语气淡然,

    “让那些人折腾去。咱们只管往前走。太子若不能在风口浪尖上站稳,他便不配这储君之位。”

    王延拱手:“殿下英明。”

    朱瀚起身,行至窗前。

    外头星斗满天,夜静如洗。

    他仰望天际,低声喃喃:“标儿,你这一刀虽未流血,却动了骨。你再往前一步,便是真正的太子了。”

    风过廊间,一纸文书滑落地上。纸上龙飞凤舞四个字——《东宫律令》。

    乐宫前,风吹幡动,黄昏的余光落在朱标的肩头,勾勒出他愈发挺拔的身形。

    他站于台阶上,面前是一众宫监、内吏、典籍官和新近入选的少监书吏,人人神色肃然,未敢抬头。

    朱标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

    “今日之东宫,已非昨日之东宫。从今而后,凡东宫职事者,不以出身高下为先,不以资历长短为重,唯以能否胜任为要。”

    人群中,一名年轻书吏微微抬眼,神色复杂。

    他出身寒门,凭文章中举,才被朱标亲选入宫。往日他从不敢奢望能立足紫禁,如今却亲耳听得太子之言,不禁心潮澎湃。

    “我等明白!”众人齐声应诺,声势如潮。

    朱标轻轻颔首,目光在那人群中一扫,忽见韩思语立于一旁,身着素雅宫服,手中执卷,无一语多言,却眼神沉定如水。

    他走下台阶,向她走去。

    韩思语微微行礼:“殿下。”

    “你今日未再抄《女戒》,可是觉得东宫已不需妇道之训?”

    韩思语抬眸,眸中隐有一丝笑意:“思语今日抄的是《贞观政要》。”

    朱标一怔,随即轻笑:“你倒是选得巧。”

    “陛下自幼亲授太子《贞观》,臣妾身为东宫之人,亦当习其章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