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维不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维不振 (第1/3页)

    “你是说诸子百家?”

    田彻澹澹说道。

    田彻此时对陈胜已经有些另眼相看了,他已经明白陈胜的第四维了。

    “不,不是诸子百家,是齐之法家。”

    陈胜否决了田彻的猜想。

    “圣皇当年变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齐国诸子百家思想的大绽放,从威王开始,齐国建立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从兴建开始,就是诸子荟萃之地,诸子之道,百花齐放,齐国临淄从此便是天下的文化之都。”

    “但是由于稷下学宫包容百家,也造成了齐国国内各种思想混杂,民众没有统一的思想,也对齐国军队有了极大的影响。”

    “当世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就是技击士,然而技击士却连为魏武卒都打不过。”

    “究其原因就是散漫的风气影响。”

    “先生此言有些问题吧,军队的强弱也与当时技击士的的制度有些关系。”

    田彻反驳道。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军队是一个国家一切实力的体现,贫富、风气都是影响军队实力的东西。”

    陈胜顺着田彻的话说下去。

    “总之就是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年圣皇对齐国国内思想的种种不满,但是由于稷下诸子的存在,圣皇也只能对国内朝堂上诸子思想进行了修正。”

    “最后形成了以法家为核心,诸子显学围绕周围的体系。”

    “先生言之有理,这个方向说齐国四大支柱却是一个全新角度,只是光凭这些不够吧,先生既然说了齐要亡了,又说齐有四维,前面说了四维倾覆的话,好听的说完了,就要说些不好听的。”

    田彻目光灼灼,他并没有被陈胜之前从另外一个方位说起的国家大道完全打动心思,还是存在考验的想法,毕竟阻拦儒家,那可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陈胜这个人他还要细细的观察。

    虽然刚刚陈胜的话有些道理,但是对于家国天下并没有用。

    “太孙目光如炬。臣既然说了大齐要亡,自然要从四维上说齐将亡之因。”

    陈胜沉吟道。

    “既然涉及国家制度,那就还请先生等等,此是大事。”

    田彻没有立刻让陈胜说。

    “传史官。”

    他一声令下。

    旁边出来一名内侍。

    “诺。”

    内侍直接应道。

    “先生稍等,我叫史官来,若是先生之言,对国家有大用,孤必不吝啬,若是先生之言,无用,先生也不要介怀,我自会令史官毁去。”

    陈胜有些迟疑的问道:“太孙,史官来了,臣能不能畅所欲言?毕竟臣接下来说的是关乎国家大计,与天下相关,不可轻传他人之口。”

    “无妨,史官是这个世上最为忠直之人,太史简,董狐笔乃是世人皆知的故事,史官之责,记载天下兴亡之事,不会对外乱说。”

    田彻笑道:“先生不妨将要说的言语再组织一番,到时候若是真对家国天下有用,史官自会将你的言语记载下来,数十年后,传播天下。”

    “诺。”

    陈胜行礼,随即闭眼在脑海之中组织语言。

    接下来就是他今日最大的考验。

    四维之说,太孙已经认可,接下来就要从四维上说起大齐之弊,最终还要让太孙他们重视起自己,帮他窃取儒家气数。

    想要让太孙对他的话没有任何的怀疑,必须要拿出真才实学来,或许还要面对一些人的责问,这一切都要陈胜在心里打好腹稿。

    今天是陈胜和太孙第一次见面,不刷满太孙的好感度,陈胜就对不起黄石公、对不起推演器、对不起董仲舒。

    “史官到。”

    没过多久,一名内侍就带着一名史官过来了。

    “拜见太孙。”

    史官年纪四十上下,眉目之间颇有英气。

    “史官免礼,笔墨已经准备好,还请先生记录。”

    “诺。”

    史官也不废话,直接在一旁的桉几上坐了下来,提起笔准备记录。

    “史官准备好了,还请先生明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