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 《青花瓷》的争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62 《青花瓷》的争议 (第2/3页)

   这个问题一出,秉持着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思想,无数网友开始了新一轮的猜想。

    「有没有可能,是为了看苏白的?」

    「大胆一点,把前字去掉!」

    「难不成那个绯闻是真的?他们两个真成了?」

    慕枝在毫无征兆的出现在观众席,这可让吃瓜群众惊讶坏了。

    关于他们二人的绯闻,一直都有,但现在好像更加坐实了一样。

    但总有人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他们看《我是歌手》的目的,就是为了听歌。

    一首《青花瓷》的出现,婉转细腻,哀而不怨,再配上独有的民族乐器编配,让已经逐渐被淡忘的民族乐器重新站了起来。

    「原来我们民族乐器,竟然可以这么好听!」

    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第一想法。

    《青花瓷》无论是词曲,还是写意,都充满浓浓的国风意味。

    而被写成歌的「青花瓷」,也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自现代以来,年轻人受到西方的文化冲击,不少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都已经接近失传,这不失为一种遗憾。

    而《青花瓷》的出现,让更多年轻人开始想要了解历史传统文化起来,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但就在这种情形下,知名文物学家郑继湘,却突然发文质疑《

    青花瓷》歌词里的错误。

    「《青花瓷》我也听了,确实很好听。」

    「虽然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历史文化,是一件好事,但我还是要说一下不对之处。」

    「通过《青花瓷》歌词,我能看出苏白对于青花瓷历史了解不深,有不少歌词都出现了错误。」

    「最严重的是这句「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瓶底从来没写过汉隶,只能说明崇祯某些青花瓷器瓶身偶尔写过。」

    「第二处错误是这句「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宋体落款只有在清朝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瓷上,并未出现在青花瓷上。」

    「希望苏白在弘扬传统文化时,能多研究一下,不要传达错误的历史文化,输送给当下的年轻人。」

    郑继湘是水木历史学教授,知名的文物学家,研究的方向正是「青花瓷」,可以说是目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