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八章 风波诡谲,洞天小泡(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五十八章 风波诡谲,洞天小泡(4K) (第1/3页)

    在古代社会,孩子无疑是最能给家庭带来希望的种子,新生命的啼哭,是对未来最坚定的承诺,所以这次的政令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巨大的积极反响,让无数黔首感念天恩。

    紧接着,大秦王朝正式颁布了《禁鬻子令》,严令禁止父母贩卖子女,尤其严禁打杀婴幼孩童,违者视情节轻重,施以墨刑、劓刑、刖刑,乃至没为官奴,流徙边陲苦寒之地,遇赦不赦,遇害者直系血亲连坐。

    同时,为示抚慰,朝廷宣布免去本年度所有户赋、口赋,以期缓释民间困苦,从根本上削减此类惨剧发生的经济诱因。

    与此配套的,是一系列赏功之举。

    为鼓励修行普及、增壮国本,官府明令:

    但凡家中子嗣有感气成功者,即赐米六石、羊两只;若有修行者能教导或辅助他人感气,每成就三人,军功视同“斩首一级”;若能助人“通玄”,正式踏入修行门坎,每成就一人,便等同“斩首三级”。

    凭此累积军功,最高可擢升至“公乘”乃至“五大夫”之爵,享田宅、食邑、免役等厚遇。

    诏令一下,乡野之间,无数贫寒之家奔走相告,父母看向稚子的目光,少了几分愁苦,多了几分希冀。

    城镇之中,一些困于境遇的低阶修行者、军中教习,亦看到了攀升的捷径,开始主动寻觅聪慧的孩童,或开蒙授课,或收为记名弟子,以期换取那实实在在的爵禄赏赐。

    各地的道院、蒙学更是人满为患,连带着一些早已废弃的破庙、祠堂,也被清扫出来,挂上了“感气启蒙”的简陋招牌。

    就在这股修行热潮涌动之际,边郡山林中,悄然出现了一种奇异的荧光小菇。其状如伞,通体散发幽蓝微光,夜晚尤为醒目。

    有传言称,食之可轻微提升修行资质,或加速炼气进程。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市井坊间,被冠以“灵根菇”、“破境蕈”之名,引得无数修行者乃至平民百姓入山搜寻。

    官府对此尚未有定论,既未公开辟谣,也未明确认可,只是暗中加强了山林巡查,并警告民众勿食来历不明之物。

    值此之际,大秦正武司联合监天司,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秘密行动,目标是日益猖獗的修行者“黑市”及灵药走私网络,意图掐断非法资源流通,强化朝廷对修行关键资材——丹药与术器——的专营掌控。

    其动作迅疾而隐秘,数个股掌一方的地下势力被连根拔起,一时间风声鹤唳。

    然最引人注目、乃至令天下为之震动的,莫过于大浮水牢遭遇的袭击。

    一场毫无征兆、却精准无比的奇特雷暴,连环轰击水牢外围及核心区域,竟在短时间内造成防护法阵大面积瘫痪失效,更暂时隔绝了深处镇压的“星火碑”与外界之联系,让郑袖无法及时降临星火彗尾剑支援。

    就在这短暂的混乱期内,至少两名修为深不可测、疑似已臻七境上品的大逆,强行突破守卫,如入无人之境。

    驻扎于此的申玄与杜家两兄弟重伤濒死,被关押多年的巴山军师林煮酒,及数名身份紧要的重犯,被成功救出,遁迹无踪。

    消息根本无法封锁,当即传遍天下,列国朝野为之瞠目,皆疑是巴山剑场残部所为,且其展现出的组织性与战力,远超预估。

    眼光从风波诡谲的长陵移开,转向北方草原。原本陈兵围困于乌氏祖地达三天两夜之久的数万乌氏精锐骑军,突然毫无征兆地撤离,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邻近的东胡部族发动了一场闪击战。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支军队中不仅出现了战摩诃、耶律苍狼、凌山等早已名动草原的顶尖宗师,更有一位气息渊深、威压盖世的陌生强者现身——其人自称乃数百年前天凉帝国的大元帅,拓跋无愁。

    此宣称过于惊世骇俗,外界初时多嗤之以鼻,然其实力却做不得假,分明是货真价实的八境大能,远远超过七境的范畴。

    在此等绝对力量面前,东胡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东胡皇帝耶律真应于皇宫内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