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二章 北极之墟,第二世界意志(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二章 北极之墟,第二世界意志(6K) (第1/3页)

    几乎同一时间,施夷光神念流转,分化出成千上万的纤丝,接入附近的青石板壁,与符线相连,激起了阵阵氤氲灵光。

    主控室内,数以百计的晶屏瞬间切换画面,万千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

    时空畸变探测仪传回的原始数据显示,北冰洋罗蒙诺索夫海岭上方约七百米处,海平面以下三百余米,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时空曲率波动,幅度仅有10^-31量级,持续时间不足百万分之一秒。

    “启动重力梯度仪阵列,精度调至10^-12m/s。”

    施夷光眼神微凝,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动,“同步开启量子增强型磁异常探测,灵敏度阈值设为0.1pT。”

    指令下达的瞬间,部署在近地轨道上的十二颗监测卫星调整了姿态。

    它们的传感器阵列如盛开的金属花束般展开,精准对准了北极冰盖上的那个微小坐标。

    潜伏在北冰洋深处的无人潜航器悄然上浮,释放出成群结队的微型探测器,如同银色的鱼群涌向目标。三秒后,结果呈现。

    重力梯度显示该区域存在一个直径约三十米的异常区,质量比周围海水低了5300±70吨;

    磁异常图谱呈现出典型的卡西米尔效应特征,但在极低频段出现了异常谐波。

    “微波辐射测量启动,频率范围0.1-100GHz。”她继续下令。

    探测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微弱的霍金辐射特征,温度约120开尔文,符合一个小型虫洞或空间门的衰变模型。

    “启动μ子断层扫描,分辨率调至最高。”

    高能μ子束从轨道平台精准投射,穿透冰层与海水,无声地掠过目标区域,探测器捕捉着它们微妙的散射与衰变,反演着相关的密度分布。

    数据显示该区域存在一个时空曲率半径约50米的扭曲点,正在缓慢平复。

    “时空坐标锁定:北纬87°12'36“,东经142°57'48“,高度-343米。”

    施夷光语速飞快,“在半径500km的范围内,检索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所有经过的航空器记录,包括民航、货运、军用、科研以及……未申报的。”

    庞大的数据库被瞬间调动。

    全球空管信息、军用雷达日志、甚至商业卫星的偶然抓拍数据流,如同百川归海般汇入青霄一号的中央处理器。

    人工智能以纳秒级的速度进行交叉比对和筛选。

    仅仅两秒后,一条记录被高亮标出。

    “标注目标:货运航班RU-7714,隶属名为一家‘极光物流’的空壳公司,机型:改装型安-124。航路:诺里尔斯克-朗伊尔城。”

    “UTC时间今日04:17,该机航向经过微调,恰好途径罗蒙诺索夫海岭上空,高度9100米,停留时间约三分四十七秒。”

    “追踪RU-7714后续航迹及状态。”

    庞大的数据流再次涌入:“RU-7714已于47分钟前降落在朗伊尔城机场。目前处于机场管制状态,地勤人员报告其‘左侧第三引擎需进行例行检修’,预计延迟起飞。”

    “调取该机的载重申报清单,自诺里尔斯克起飞前后的燃油载荷数据、引擎工况监控数据、以及沿途所有雷达反射截面记录……”

    “接入朗伊尔城机场安检及地勤监控网络。重点扫描其货舱及所有卸下货物。”

    “对该机进行深度背景扫描。”

    施夷光强调着命令道,“从它上一次全面检修开始,每一个螺栓的拧紧力矩都要核查。”

    情报系统的强大效能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关于这架老旧货机的海量碎片信息被瞬间剥离出来,在她的眼前重组、归纳:

    它的蒙皮在五年前的一次西伯利亚雹暴中受损,保险索赔记录显示更换蒙皮的供应商与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再保险公司存在关连交易,而该公司某位董事的侄子是某欧洲混血种家族的外围成员;

    其左翼第三个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在上次检修中就被内部监测系统记录下存在金属疲劳的微观迹象,但该报告被地勤主管以“误报”为由压下,该主管的一个私人账户在两周后收到一笔来自海外的不明汇款;

    它三个月前在迈阿密国际机场装载的“电子元件”中,实际夹带了大量走私雪茄,最终流入了一位巴西议员的情妇家中,而该议员正推动一项有利于某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法案,该公司背后则有圣宫医学会间接投资的痕迹;

    它此次航班申报的货物是“采矿用精密地质传感器”,但其货舱内的重量分布热力图与精密仪器运输时常用的减震固定模式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偏差,更接近于散装货物……

    最关键的是,根据其起飞前后多家机场的燃油加注记录、引擎工况数据,以及实时卫星气象资料反推其空气阻力,进行精密的燃油消耗测算后,系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这架飞机在飞临异常区域上空时,其实际重量比它理论上应该具有的重量,多出了约四点五吨,直到抵达预定地点才被释放。

    “‘冥照’?或者类似的高阶言灵效果,扭曲光线、实现光学和传感器上的隐身。”施夷光立刻做出判断,“试图用常规交通方式掩盖非常规行动?想法不错,可惜还是留了痕迹……”

    毫不犹豫地,她继续下达指令:“启动‘全球记忆比对系统’,筛查范围:过去144小时内,全球所有报告人口失踪、且失踪地点或最后出现地点位于北欧、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沿岸区域的案件。”

    “特别关注失踪者身份背景中存在与炼金术、龙族研究、异常物理等领域潜在关联者。同时,交叉比对所有涉及‘记忆模糊’、‘认知偏差’、‘存在感削弱’报告的非自然案件。”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超越了常规物理监控的、堪称禁忌的庞大系统。

    它无声地链接着全球数以十亿计的公共及部分私有网络节点——交通摄像头、ATM机、个人社交账号、卫星图像存档、新闻数据库、甚至是一些深网角落的碎片信息。

    它的核心功能,并非简单的数据挖掘,而是基于对海量人类活动记录的超维度交叉分析,尝试捕捉那些因长期滞留尼伯龙根或类似空间而导致自身“存在感”被世界本身所稀释、甚至抹去的个体痕迹。

    系统在沉默中全力运转,消耗着惊人的算力。它在浩如烟海的全球数据中,搜寻着那些微小的不和谐音:

    一张偶尔被拍到的、面孔模糊的照片;一个在多个无关记录中出现的、相同的异常衣着或物品特征;一段逻辑断裂的通讯记录;

    甚至只是许多人记忆中关于某件事、某个人的细微偏差……

    整个过程成功率极低,如同在太平洋里寻找一颗特定原子的自旋方向。

    “筛查进行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