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试验【求追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试验【求追读】 (第2/3页)

改变这个村寨的命运,能养活数百人、上千人。

    未来发展扩散出去,一定会影响千千万万的人。

    如果这个村寨在大城市附近,赵城无论如何都不会将土豆拿出来。

    但这是一个山寨,一年到头很少会有外人到来,大多数时候都是来收税的。

    而且地方偏僻,与外界的联系很少。

    在这里,没有大地主,也没有权贵豪强。

    无论是大当家吴勇,还是其余小家小户,大家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物资都一样。

    也基本不存在明显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吴山寨山头很多,或许是有主的,或许没有。

    但这么多年来,山大王们“占山为王”,基本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由于地界实在偏僻,哪怕是官府,也不愿意插手。

    这就具备了些许拿出土豆的客观条件。

    毕竟,山寨终归是山寨,与寻常村庄是不一样的。

    尤其这吴山寨还是以吴姓宗族联合起来的村子,凝聚性更强。

    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下,宗族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比官府更具权威。

    也更容易凝聚力量做大事情。

    就比如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如果有外敌来袭,大当家吴勇振臂一呼,吴山寨内就能汇聚起上百号壮丁。

    这股力量,寻常势力怎敢挑衅?

    至于那些真正的大家大族、权贵豪强,对吴山寨也不感兴趣。

    只要吴山寨安安稳稳发展几年时间,很容易就能成为方圆百里的大型势力,或许还能把影响力扩散出去。

    这一系列的条件,让赵城打算拿吴山寨来做试验。

    一个迅速改变封建地主社会生产模式的试验。

    将其改变为某种意义上的宗族公有制形式,探索适合这个时代,并大幅提升生产力的正确道路。

    “秦先生,你需要我怎么做?”

    经过李老爷子多次提醒后,吴勇还是下定决心试一试。

    就算亩产没有三四千斤,能有个四五百斤,那也不错了。

    至少还有粮种!

    如今世界,连种子都没有的人家太多太多了。

    吴山寨这些年来能够支撑下来,也是占了山多且早些年粮种还足够,开垦了不少荒地种粮食。

    明朝洪武年间,一斤等于十六两,这是多年的传统,半斤八两便是源于此。

    不过古代的市斤与几百年后的斤是不一样的。

    古代一斤大概约等于六百克左右,一两三十七八克的样子。

    “吴村长,我想建立一个叫做吴山寨管委会的组织,我会将这些土豆无条件送给管委会,

    管委会的工作就是管理吴山寨的日常事务,帮助山寨的村民从事生产活动……”

    赵城说了很多想法,也做了很多解释,他本来还想在这个世界试试大锅饭。

    但几百年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大锅饭是需要非常高的生产力水平。

    那个时代的夏族都不具备实现大锅饭的客观条件,现在的夏族更不可能!

    ……

    成立管委会这件事很重要,对于赵城也好,对于吴勇也罢,对于整个吴山寨都是如此。

    一天两天是说不清楚的。

    但赵城迈出第一步后,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其实管委会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邀请村寨里有威望的人组成集体,共同管理村寨事务。

    换句话说,就是把宗族的族老们召集起来,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类似官府的架子。

    实质上的变化并没有多少。

    赵城倒是留下些许群体表决,群体选举的想法和思路,但也只是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