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章 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章 改革 (第2/3页)

,名下私藏的田地不计其数,偷逃的税款那也是只多不少。

    要是这改革能顺利推行下去,李善长绝对要被扒掉好一层皮。

    于公于私,李善长都希望这次改革能够流产。

    李善长刚刚说完,胡长安便接过了话头道:“诸位大人,俗话说得好,饭要一口一口吃,这改革当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啊。”

    众人听罢,顿时都狐疑的望向胡长安。

    这小子,刚刚还在拼命推销改革的好处,怎么被我们一说,就便鹌鹑了?

    怕不是有阴谋。

    众人想的的确没错,胡长安还真的有后招。

    眼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胡长安清了清嗓子,继续侃侃而谈道:“诸位大人怕是想岔了,改革的确是会引发一系列动荡,但这改革又不是在一天甚至一年之内马上就能完成的?”

    “就像酿酒一样,只有徐徐图之,耐心等待,才能获得美味的佳酿。”

    “这改革,我们可以先在应天城附近小范围实施。”

    “毕竟在这应天城附近,朝廷的控制力肯定是比在一些边远地区强。”

    “如果改革的不成功,那直接作罢,继续按照旧例,也不会有什么大损失。”

    “如果改革比较成功,那就可以请一些能干的官吏或是品学兼优的国子监生,下乡推广这一新模式。”

    “对于那些地方势力较大,较为顽固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磨一磨。”

    “新政策一年内可能无法落实,那么两年后呢,五年甚至十年后呢?只要新政策具有优越性,相信总有一天,新政能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就算那些乡绅们拒不执行朝廷命令,如果百姓看到其他地方实施新政后税负减轻,心里肯定会有不满,等百姓的不满积攒到一定程度,就能直接自下而上,击溃宗族顽固势力的统治。”

    众人还没来得及对此发表评论,坐在上首的朱元璋便忍不住赞许的点了点头,道:“胡爱卿,你这话说的真是头头是道啊!大明有你这样的人才,真是一大幸事。”

    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