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礼不伐丧?伐的就是你 (第3/3页)
城。」李牧平静说道,即便蓟城内只剩下老弱病残,赵军想要攻下,也要付出不少伤亡。
如果操作的好,这些伤亡完全没有必要。
众人闻言,皆看向李牧,等待李牧安排。
「本将要的俘虏都带来了吧?」李牧问道。
「禀将军,都带来了,全部都是住在蓟城,对我赵国有好感的。」庆舍说道,他赶到武阳的时候,靳黈已经准备好了,他只需要带过来就行了。
「带本将去见见他们,我军能不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蓟城,就全看这些俘虏了。」李牧说道。
「诺。」
见过燕军俘虏之后,了解了他们的想法,李牧对计划更有信心了,开始和诸位将军商量事宜,连袁华也来了,并坐在右手第一个位置。
就在这时,蓟城传来一个消息:燕王驾崩了。
「真的假的?」这下连李牧都不淡定了。
「在下身为燕人,怎么会拿这种事骗将军,此时我蓟城已经挂满白布,将军出营便可见到。」燕使沉声说道。
李牧仍然不敢,或者说不愿相信,亲自出营来到蓟城脚下,望着挂满白布的蓟城。
脸色登时阴沉了下来。
礼不伐丧。
燕王去世,按礼来说,赵军这个时候就应该退兵了,表示自己是正义之师,绝不是趁人之危,贪恋燕国的土地。
这也是燕使来见李牧的目的。
但是赵军他娘的好不容易才打到蓟城脚下,马上就能攻破燕国都城,灭掉燕国了。
赵军上上下下都等着军功,等着封赏呢!
怎么可能就这样撤兵!
「将军……怎么办?」司马尚咽了口唾沫,不甘的看向李牧。
众将的目光也全都汇聚在李牧身上,到了这一刻,谁都不甘心撤退。
但这关乎到赵国的名声,大家同样不敢忽视。
「先回营吧,传信给大王。」李牧叹了一口气,这件事只有赵括能决定。
很快,赵括就收到了李牧的传信。
「诸位觉得呢?」赵括将大臣喊过来询问。
「燕王驾崩,礼不伐丧,我国应该退兵,归还燕国的土地,并安排使者前往吊唁。」孔斌说道。
「礼不伐丧?当年我赵国肃侯驾崩,秦、楚、燕、齐、魏率领大军来参加葬礼的时候怎么不说礼不伐丧了?礼乐崩坏早已数百年,这个时候说礼不伐丧,就好像说治理好洪水就能得到天下一样惹人笑话。」蔺相如不满的说道。
「当年各国大军并未抵达邯郸,只是在边境。仍然派使者前来吊唁。」孔斌说道。
「那是我赵国武灵王年少英明,洞察出五国不怀好意,应对及时。否则各国大军早已兵临城下,哪还有我赵国?内史哪还有机会坐在这里侃侃而谈?」蔺相如说道。
「此时中原各国混战,灭燕时机,千载难逢,怎能拘泥于古礼。等到各国战事结束,插手到燕国,我赵国再想要灭燕,可就不是像现在这么简单了。」蔡泽起身说道。
「臣支持灭燕。我赵国变法,变的是旧法,怎么能因为守旧半途而废?燕军新败,燕王和燕相又正好去世,蓟城旦夕可下,我军不仅不应该退兵,还要加紧攻城。」赵胜开口道。
赵豹眉头一皱,没有说话。
他虽然不赞同在燕王去世的时候攻打燕国,不过他知道蔺相如、蔡泽,还有他弟弟的战斗力不是他能比的。
没看连孔斌都不是对手。
「你们就不担心天下人指责吗?」孔斌问道。
「天下人不会指责,指责的只会是天下诸侯。只要吞并燕国,我赵国便可俯视整个天下,届时,即便天下诸侯皆与我赵国为敌,我赵国又何惧?」蔡泽沉声说道。
赵国的发展超出了他一开始的规划。
最初蔡泽觉得,赵国需要吞并燕国和齐国,才有对抗天下的资本。
但随着灭掉匈奴,吞并河套,改革变法的一步步实施,蔡泽突然发现,不知不觉间,赵国的国力已经超过秦国,成为天下第一。
只要吞并燕国,解决掉背后之敌,赵国丝毫不惧天下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