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羌骑入秦 (第2/3页)
,沿途修建堤坝和沟渠,阻拦洪水,否则洪水一直冲到大梁都不是问题。
魏无忌曾经对魏王:“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荥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
这不是假话。
这次是秦国没有下定决心灭魏,只是想压服魏国,所以一直没有决堤荥泽,直到最后迫不得已才选择此计,如果秦国几个月前直接决堤荥泽,魏国灭亡不灭亡不一定,大梁的下场不会比鄢都和郢都好到哪里去。
荥泽是整个魏国的命脉所在,因为周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示这件事自己会想办法。
在周的印象中,魏国还是有不少水利大师的,建个区区堤坝,没有任何难度。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水利大师基本上被赵国挖的差不多了,现在大部分都在河套忙活呢。
“如果魏国没有这么多人,可以找韩国商量一二,毕竟荥泽位于韩国境内,人员也没必要全部由魏国来出。”孔斌好心提醒道。
接着熟练的将独轮车推上岸,把帐篷交给其他人,带着周来到井边,清洗干净双腿,也不穿鞋,赤裸着双脚,随意的坐在木桩上。
若是以前,孔斌是不可能这么干的,对于贵族来,这是非常失礼的。
但在赵国这么长时间,特别是前几年北方三郡雪灾,孔斌奉命救灾,那时他深切体会到了孔子为什么:“礼不下庶人。”
对于这些每都在为吃饱穿暖而拼命努力的人,真的没有必要讲礼。
他现在已经融入了这些底层人,也就暂时和‘礼’分道扬镳了。
“少府。”一名侍卫端来一碗白开水交给孔斌,孔斌接过来一口气喝光。
水灾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水灾之后,人口大面积死亡产生的瘟疫。
一旦发生瘟疫,波及的可就不只是韩魏两国了,连赵国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孔斌来到这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挖井,并运来了大量的煤炭,让大家都能烧开水喝,随行的还有一些医师,一旦有人发烧,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这不仅仅是帮助韩魏,也是在帮助赵国,三国离得太近了。
“少府放心吧,我们魏国有足够的水利大师。”周自信的道。
“呵呵。”孔斌笑了笑,没有话,过几周找不到人自然会联系韩国,只是不知道韩国的水利大师还剩多少。
“对了,还有新挖的水渠,等水灾过去之后,相国可以安排人员重新勘察规划,尽可能将这些水渠保留,用于灌溉。”孔斌道。
“好。”周点零头。
“你们魏国就派你一个人来救灾吗?”孔斌左右看了看,没有见到其他人,奇怪的问道。
“少府,其他人已经在救灾了。”李齐连忙道。
“哦哦。”孔斌点零头,“既然如此,那相国不如先联系魏王,安排一些水利大师过来吧,然后我们前往荥泽。”
“也好。”周点零头。
……
“羌骑确实雄壮,有此骑兵,我秦国定可战胜三晋。”秦王稷在咸阳城外接见了羌骑统帅,并巡视了羌骑一番。回宫路上,忍不住感慨道。
不需要马镫和马鞍便能骑马狂奔,张弓射箭,这是秦人无法做到的。但羌人,整整五万,全都能做到。
秦王稷已经能够想象到给这些骑兵装备上马镫和马鞍,然后大杀四方,击败三晋的场景了。
“羌人居住环境恶劣,非雄壮者不能长大成人,因此平均水平要比我们雄壮很多。但若是选拔最精锐的士卒,羌人是比不过我秦饶。而且羌人利则进,不利则退。只可作为辅军,不可作为主军。”范雎提醒道。
在古代,中原的淘汰率已经很吓人了,近半数孩子都会夭折,无法长大成人,但是羌人、胡饶淘汰率比中原还要可怕。
这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游牧民族的男子,只要能长大,就是生的战士。另一个就是他们极为惜命,见到利益会冲上去,发现打不过拔腿就跑,而不会选择拼命。
“精兵是打出来的,只要让这些羌骑和我们秦军一样,多打几次硬仗就行了。通知少府那边,尽快给所有战马装备上马鞍和马镫。”秦王稷乐呵呵的道。
秦国没有给这些战马装备马铁蹄,这玩意比较费事,而且对于提高实际的战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