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章:煽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4章:煽动 (第2/3页)

华横溢,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文辞锦绣。即能煽动民心,又能痛批女干贼,他以文辞为箭矢,毫不留情的朝着容治射去。

    等到詹歧睿写好之后,便口述于禅思寺中学子,定好之后,便挨个挨个的签字画押。

    翌日一大早,一群人便浩浩荡荡的朝着宫门赶去,由詹歧睿击鼓,另一人口念***书,其余学子,便一个个端立在宫门前。

    李盛袭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容治这段时间的反常,他不是真的要织造冤狱惨案,他是为了激起民愤。

    包括那日在医馆中对詹歧睿的挑衅之语。

    詹歧睿在学子之中的声望最盛,他又有一张利嘴,最擅长煽动人心。

    今日的局面,是容治早就预料,甚至可以说是一手策划出来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孟颂延暂时辞官,吴王瓜田李下,周珐提前致仕,朝野之中,管知一家独大,元嘉帝偏听偏信,根本没有人能掣肘。

    容治如果按照管知的想法走,那无异于是他亲手将屠刀对向自己最不想对向的人。

    他若是明着反抗管知,也不过是将执刀人换掉,而他自己也变成刀下亡魂。

    无论他怎做,最后的结果都不会改变。

    所以他干脆另辟蹊径,选了另一条路。

    他做出一副小人得志扬其势的模样,尽情的利用他手中的临机专断之权。官员也好,学生也罢,只要有一点牵扯,不管是否无辜,他都尽数下狱。再随便拷打了几个确实犯罪的,做出一副酷吏的模样。

    都不需要他去做什么,他嚣张跋扈的凶名就足以在望京传播。

    民愤激起之后,哪怕是元嘉帝都不得不妥协。管知也会因为心生惶恐,而不得不退让。

    这和往日里学生闹的事情不一样。孟颂延的号召力自是不必多说,他的卸任,本就能引起许多人不满。

    更何况还有容治的凶名在外。古来百姓,最厌恶的就是容治这样「广织罪名,铸就冤案」之人。不管容治是不是这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