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为母 (第2/3页)
戟披甲的宫门卫见着她面含煞气的模样,愣了一愣,答道,“刘大人寅时进的宫,此时还没有出去。”
张嫣便点了点头,抱剑立于阙前等候。
建信侯刘敬心神恍惚的从宫中出来,忽听的一个女童娇斥之声,“姓娄的,”
刘敬本姓娄,因进言皇帝迁都关中,被赐皇姓为刘。此时听得人喝出自己的本姓,愕然抬头,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女童举着一把青铜剑指着自己,目中喷火,“你这杀千刀的,我家与你有何仇怨,竟要逼的我家家破人亡?”
北阙宫门卫目瞪口呆,过了半响方反应过来,忙上前夺下她手中的剑。张嫣身体被扣住,拼命挣扎,一双大大的杏核眼死死的瞪住刘敬,“娄敬,你可知我们一家和和乐乐,我阿娘与阿翁夫妻情深,我娘甚至刚刚产下我弟弟,就因为你一句话,转眼就险些分崩离析。有本事,你怎么不拿你家女儿去和亲?”
“张娘子这话错了!”刘敬大声拱手道,他已然从这个执剑女童的话语中猜出她的身份,如今慨然陈词,“刘某向陛下陈和亲策,不为私仇,乃为大汉。若是臣女和亲可安匈奴,臣甘愿送她去和亲!”
张嫣的身子顿了顿,陡然间咯咯大笑起来,“原来如此!”
她轻蔑的看了刘敬一眼,“我以为你怎么你能够这样冷血,原来你根本就是个冷血无情的!你可问过,你女儿她愿不愿意?她不过是你女儿,她还欠了你什么亏了你什么,凭什么你就这样决定她的一生?”
青铜剑落在地上,沾上尘灰,剑刃上的一缕血痕愈发的黯淡。“娄敬,你看到了么?”张嫣吃吃的笑,“那剑锋上沾染的是我阿娘的血,刚刚,在椒房殿,我阿娘拿着这把剑横在自己脖子上,狠狠的割下去。”
“你是大汉的忠臣啊,大大的忠臣,逼的元公主挥剑自尽,真真是该载入青史,千古留名!你就非要逼到我们家破人亡才肯罢休么?”
刘敬浑身一震,低头看着青钢剑。它的剑身为古朴青铜色,剑刃上染着一大片凝成暗红色的血迹,可以看的出来,当时鲁元公主是下了多大的决心!
他在皇帝面前建议以元公主和亲,确是出于公心,却的确没有想过元公主的立场。
元公主出嫁已久,与宣平侯夫妻和睦,且育有一双子女,生活幸福美满,忽然之间被拆散姻缘赴匈奴和亲,对一介柔弱女子而言,可谓灭顶之灾。
但他着实没有想到,此事竟险些坏了元公主一条性命!
此刻,面对着面前这个神情悲愤粉雕玉琢的女童,他心中生出一丝愧疚之情,问道,“元公主此时没事吧?”至此才终于熄了以元公主和亲的念头。
“胡闹!”太子刘盈匆匆从东宫赶来,斥道,“张嫣,你也太不知天高地厚!”
长乐北阙乃宫城外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百官出入,均由此出入转承,乃长乐宫重地,张嫣于此地剑凌朝廷重臣,实在是荒唐大胆了些。
张嫣“砰”的一声跪在地上,倔强道,“太子舅舅,阿嫣知道自己今日莽撞了,但我不后悔。阿嫣适才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话,就是再来一次,阿嫣还会这么做!”
她跪在北阙下青砖地上,一双眼圈红彤彤的,犹自扬起高高的下颔,刘盈看着又是心疼又是气苦,板了脸斥道,“你还有理了?”吩咐身边,“将张娘子押往东宫思过。”
“不用你们押,”张嫣一把拂开应“诺”上前的两个太子卫,“我自己走。”挺直背脊往东宫而去。
刘盈叹了口气,转身对着刘敬矜持有礼道,“建信侯,孤的这位外甥女只是小孩子不懂事,你勿要和她计较!”
刘敬黯然拱手,“太子殿下客气了,张娘子为母亲之事激愤,乃至孝之举,微臣虽有些迂腐,还不至于为此难为她的。微臣告退!”转身向北阙走去,脚步极慢。
刘盈望着他的背影,竟觉得这个一向在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