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六:端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十六:端午 (第2/3页)

头来,奇道,“你不是不喜欢么?”

    “这不是,”张侈笑呵呵的,“阿姐喜欢么!”

    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过去,波澜不惊,转瞬就到了五月初五。这一日,家家户户于门前悬朱索五色桃印,清晨,长乐宫中来人到尚冠里的宣平侯府,接张嫣入宫。

    鲁元在病榻之上握住张嫣的手,她颈项上的伤痕尚未痊愈,不能遽动,只得以担忧眼神望着爱女。张嫣为母亲盖好锦衾,眨眼笑道,

    “阿娘放心,阿嫣理会得。”

    她乘着侯府的朱轮华盖车一路到长乐西阙,进了椒房殿,盈盈向吕后拜道,“阿嫣见过阿婆,愿阿婆长乐未央!”

    “阿嫣,过来。”吕后慈爱的招手唤道,取了五色丝线,为张嫣系在雪白藕臂上,拍了拍道,“端午结五色缕,便可平安喜乐,百毒不侵了!”

    张嫣瞧着臂上的五色缕,笑道,“这五色缕真有这么神奇么?那阿嫣也要给阿婆系上,让阿婆也平安喜乐,百度不侵呀!”

    吕后瞧着张嫣小小的雪白脸蛋,心情柔软,“阿嫣?”

    “嗯?”

    她笑着将张嫣的手腕放下去,“你为什么你只叫我阿婆,却偏偏要叫陛下作皇帝阿公?”

    张嫣怔了怔,笑道,“我也不知道呢!大概是,”她想了想道,“因为阿婆只是我一个人的阿婆,而皇帝阿公却是许多人的阿公吧!”

    吕后唇角翘了翘,将张嫣娇小的身子搂在怀里,欢畅的笑了!

    大夏殿中,刚从匈奴赶回来的和亲使刘敬对着君王拜道,“臣见过陛下,愿陛下长乐未央!”

    刘邦箕踞于大殿上,抬头道,“起来吧。”

    “建信侯此去匈奴,觉得如何?”

    刘敬从殿上起身,拱手道,“臣此次往漠北匈奴,途经河套,发现河套一带散居着匈奴白羊、楼烦二部,最近处距长安不过几百里,若以轻骑兵突袭,一日**便可抵达关中。关中定都日短,地广人稀,若当真发生如此情况,只怕不足以抵御匈奴人入侵。”

    刘邦面上本带着些笑意,听着刘敬此语,神情渐渐肃然起来,负着手在殿中走了几步,皱起眉头,“刘敬,你既然察觉了这种情况,可有好的主意?”

    “昔日东周式微,中原七国并立,这一格局维持多年并早已经深入人心,及至强秦雄起,雄踞关中,统一六国而定天下,其后二世倒行逆施,楚汉兴起,到如今不过三十年时间。”刘敬一路行来,早已经思虑详尽,此时胸有成竹,对着皇帝侃侃而言,

    “这些六国旧族后裔影响力尚未消弭,他们在地方上拥有众多支持者和强大号召力,甚至在之前反秦起义的各支势力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陛下兴汉以后,出于平稳势力考虑,选择分封安抚而非打压,他们势力进一步壮大,尤其是齐国田姓各支和楚国的昭、屈、景三姓,更是其中中坚力量。也就给大汉埋下了隐患。”

    “微臣想着,不若把齐国的田姓诸支,楚国的昭、屈、景三姓和燕、赵、韩、魏四国的后代以及其他的豪杰名家,迁徙到关中一带。这样便可强本弱末,既可充实关中,防备北部变幻,加快关中经济的发展;又消弭了六国的残余势力。可谓一举两得。”

    迁豪强入关中?刘邦不由意动。平心而论,这是个好主意,对刘邦而言,暂解关中困局倒是其次,多年以来,六国旧族残余势力如同哽在刘邦喉咙的一个心结,咽不下去,吐不出来。

    秦末逐鹿中原的多股势力中,大多有六国身影在其后,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便是楚国名将世家出身,项羽扶持楚王后裔熊心为怀王,则天下景从,奉为正朔,由此便可看出六国局势多么深入人心。汉兴以来,分封诸侯国多按六国旧例,且七个异姓王中有四个是故六国旧势出身,刘邦面上虽不提,心中却常引为大忌,多年以来暗地里想尽手法希望削除六国在人心中的影响。

    刘敬的这个主意犹如釜底抽薪,需知六国旧族之所以成势,便是依靠当地群众基础和宗族力量,将这些自己引以为患的六国豪族举族迁入关中,则他们便如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再也掀不起风浪来了。

    “得卿一言,胜过十万雄兵。”刘邦大喜,忽的沉静下来,看着刘敬,神色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