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七十九:新友 (第2/3页)
展颜,如春暖花开,“我家庖人最擅长做这个,妹妹改天有空,可到我家来尝一尝。”
十三四岁年纪的少女,一笑面上现起隐隐酒窝,很甜的样子,明媚温暖。
孙寤是张嫣回到宣平后所交的第一个朋友。
从前在长安,张嫣也有过一些同性朋友。像吕伊,陈瑚,还有曹家的阿蕊姐姐。
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都还是孩子,比自己要大些的呢又当自己是孩子,都谈不到一起去。都是出身世家贵胄的人,长安城里哪个不是鬼灵精怪肚子绕三绕呢?见了面说句话笑一笑都怕对方意有所指,自己回去想想都觉得累的慌。
只有回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宣平,才觉得一颦一笑都纯粹起来。孙寤幼承家学,读了一些书,人又灵巧,识得情趣,在宣平县中是一等一的女儿家,二人在一起说说闺中闲事,很有共同语言。
半月后,张嫣登孙府造访。
宣平县户不及万,则一县长官曰长,秩五百石,虽可维持家人度日,却远不如世荫侯爵宽绰,住处在县衙之内,内府共两进。
孙寤在角门前迎着张嫣。
茜草染红裙在夏风中招展,袅袅娜娜,张嫣叹了口气,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什么时候她才也有这种风情。
“弹琴都弹的累死了。”孙寤笑眯眯的伸出十指纤纤,在眼前晃荡,“阿嫣来的可巧,我才有机会歇口气。”
走上廊轩,张嫣抿唇笑道,“嫣欲先往拜见寤姐姐家中尊长。”
“就不必了。”孙寤笑道。
“不成。”张嫣摇首坚持,“礼不可废。”
“既如此。”孙寤微微翘唇,“我母亲如今应在正房,我带你行去。”
孙夫人是个穿着暗色深衣的和气女子,梳着和裳色一样闷顿的圆髻,脸形微圆,笑起来的时候,才显出和她俏丽的女儿一样的酒窝。
“不敢当。”她此时面上便在笑,稳稳的扶着了张嫣作揖加额的双手,瞧了一回,赞道。“果然是伶俐可爱的孩子,宣平侯爷好福气。”
她转脸嘱孙寤道,“好好招呼张娘子。”
“是。母亲。”孙寤柔顺应道。
孙寤的闺房精致小巧,陈设器物都不贵重,却被主人摆放的很有雅致。墙上挂着一具漆琴。
孙寤顺着张嫣的目光亦落在琴上,坐定于案几之后竹榻之上,微笑问道。“阿嫣家学渊源,当学过操琴吧?”
张嫣摸了摸鼻子,惭愧道,“从前在长安的时候习过一些,不过只会些基本指法。我回宣平未久,父亲已在打算为我延请琴师。只是这些日子府中着忙,还未顾的及而已。”
“这你便可以不用着忙了,我倒可以告诉你一些。”孙寤自得一笑,“我父从前亦好琴,于是结识县中琴师颇多,宣平最好的琴师,姓朱。字照邸。如今寤便在他堂下习琴。”
“哦。”张嫣微怔楞。
“阿嫣若想习琴,”孙寤道。“寤倒有个主意。我家也只得我一个女儿,习琴的时候很是单调。不如你也过来一起。两个人还能切磋切磋。”
“也好。”张嫣笑着,“只是我还得回去禀过父亲。”
外面有轻轻叩门声,孙夫人端着藤盘进来,笑道,“听说张娘子爱吃糖栗子,正好家中新做了一些,端过来让张娘子尝尝。”
张嫣大喜,颔首道,“多谢伯母。”旁边解忧上前接过,置于案上。
栗子干爽微热,张嫣剥了一个尝,讶道,“这味道?”
“如何?”孙寤含笑道。
“不是饴糖。”
“嗯。”孙寤颔首,“是柘糖。”
这时候,柘糖又比饴糖要昂贵些,但是口味也胜于饴糖,尝在嘴中的栗子,热烫烫间偏让人觉得甜憨,别是一番风味。
她也伸手取了一个剥食,“栗子以燕冀出产闻名,燕冀栗比一般的栗子更饱满甘甜,若是九十月刚采摘的新栗子,就着晴天晒几个日头,本身就甜的可口,根本不必加糖。其实,论起来,还是本味最好。”
“栗子不宜多吃。”她放入口中,眼睛微微眯起,笑道,“待到了冬日,宣平这儿有一种凫茈果,乡里人叫它地栗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